正文 第15章 十三 入宮風雲(1 / 2)

早朝完畢,徐睿回到禦書房,命太監沏茶,端著茶杯坐在椅子上揣摩著天下大勢,心裏逐漸明朗起來。忽報徐晃求見,徐睿急忙命他進來,徐晃進來施禮畢,讓他對麵坐了。

徐睿給徐晃倒了一杯茶道::“兄長一片苦心,朕心中非常感激,隻是你為何不提前告訴我一聲,害的我差點錯怪了你。”徐晃道:“陛下,曹操刻意拉攏臣,況且他在宮中耳目眾多,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曹操的監視之下,我昨日若是前來與陛下商量此事,曹操必有防備,那麼今日的調虎離山之計隻怕就不能實施了。”

“調虎離山。此話怎講?”

“陛下,臣觀曹操也不是肯屈居人下之輩,以後必有不臣之心,而今諸侯並起,陛下要想振興漢室,必須要有自己能夠完全做主的地盤和軍隊才可,依臣之見,陛下去投劉備和呆在許昌沒有什麼區別,劉備雖然掛著漢室皇叔的招牌,也未必肯真心輔佐漢室,就算劉備肯輔佐漢室,也未必會真心擁戴陛下,臣在大殿之上保舉曹操為丞相,就是想鼓噪曹操討伐呂布,然後趁曹操北征呂布許昌空虛之時,陛下發動政變,把許昌控製在手裏,以許昌為據點,進而爭奪天下。”

聽了徐晃的話,徐睿心裏一陣感動,作為臣子徐晃的確是已經竭盡所能了,自己白天實在是錯怪了徐晃,自己對徐晃的忠心不應該有任何一絲懷疑;可是要用睿智的目光去判斷天下大勢,徐晃還是欠缺,看來沒有軍師在這個亂世是不行的,諸葛孔明的一番“隆中對策”,讓劉備奠定了西蜀霸業,我的“臥龍”又是誰?誰來為我指條明路?

徐睿喝了一杯茶,慢慢的道:“兄長,你的良苦用心,朕萬分感激,可是曹操在許昌苦心經營多年,又豈是憑我們這區區幾千人可以扳倒的?”徐晃聽了默然不語。

徐睿又道:“朕剛才仔細思量了半天,曹操之所以要求你隨他出征兗州,一來是仰慕兄長才能,刻意拉攏你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隻怕曹操對你說的事情,隻怕也是有所防備吧。”

徐晃歎氣道:“不錯,曹操以梟雄之姿傲視天下,又豈是我一介匹夫所能算計的!”

徐睿安慰徐晃道:“兄長也不必謙虛,我雖然不能把許昌搶到手裏,可是我卻能趁此機會離開許昌,從此脫離曹操的控製,去開辟自己的天地。”

徐晃聞言喜出望外道:“陛下,不知準備去那裏,可是想要要逃脫曹操的控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曹操留下荀彧鎮守洛陽,我看荀彧整日身穿漢服,與曹操麾下其他人不一樣,看來荀彧是個以漢室為重的人,我想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荀彧放我離開許昌也許不是難事。”在我心裏,甚至渴望能拐帶著荀彧出走,讓荀彧做自己的首席軍師,畢竟曆史上荀彧是至死效忠漢室的。

徐睿繼續道:“離開許昌後,朕先去汝南稍稍站穩腳跟,聽說孫策以玉璽為抵押從袁術的手裏借兵一萬,目前正和劉繇在建業鏖戰,荊州之東有一座城池叫做柴桑,據長江天險,背靠荊南四郡,南通南海,西達交州,進可爭雄天下,退可自保,朕的意思是先奪取柴桑,以此城為根基,進而爭奪天下。”

徐晃拜倒道:“陛下神算,徐晃自愧不如。不如我去找曹操借故推辭,不隨他出征呂布了,等到曹操離開許昌,我們即可向柴桑趕路,如何?”

“不可,若是如此,必然打草驚蛇,曹操在許昌一天,朕是插翅難飛啊!兄長就隨曹操出征吧,隻是望兄長不要忘了你我之間的情誼,日後莫要嫌棄我勢力單薄,望兄長到柴桑前來輔佐朕,共創大業。”徐睿喝了一杯茶,緩緩的道,眼中閃著一絲淚光。

徐晃跪倒在地道:“陛下但請寬心,徐晃一片忠心,日月可鑒,縱然千山萬水,我必定前去尋找陛下。”

徐睿扶起徐晃,輕輕的在徐晃的肩膀上拍了拍,輕聲道:“兄長你回去吧,回去收拾一下,今天夏侯惇已經出征了,明天就輪到你了,一路保重!”徐晃也伸手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看了徐睿一眼,默然轉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