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平縣城總共可劃分為四個城區。
東城為官僚顯貴居住區,四通八達,富貴雲集。縣衙就位於此地。
西城環境清幽,是景平縣的平民區。縣學就位於西城。
南城為市廛、旅店、商販、優伶業集之所。此乃最熱鬧之地。
北城為貧民所在之地。此處遍布窮閻漏屋,多低窪之地,治安也最差。
縣學的朱漆大門從裏推開,發出了一聲沉悶的嘎吱聲。
被厚重門板隔絕在內的,與門外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熱鬧也展現在眼前。
隻見一群身穿青色襴衫,頭戴方巾,背著書袋的學子口中討論著什麼有說有笑地朝外走來。
那飛揚的神采,那口中說著的叫普通人聽都聽不懂的話,無疑讓裏麵走出來的每個人身上都閃耀著一層金燦燦的光。
就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名貴畫卷,讓奔於生計、行色匆匆的過路人無不忙中偷閑,好奇而又羨慕地朝裏看去。
學子們穿著統一樣式的衣裳,多是氣度卓絕,芳蘭竟體之人。
其中一個眾星捧月的少年風姿尤甚。
少年看上去十六七歲,比身邊人要小上一些的樣子。
小小年紀已是霞姿月韻之態,玉質金相之貌。可窺日後長成之時必定風華無雙。
少年名喚裴霽,年十六,去歲過了院試。
舞象之年得中秀才,正是少年得意之時。
如今,是景平縣縣學裏的一名學子。在縣學讀書,鑽研學問,為下一屆的鄉試下場做準備。
裴霽邁出縣學的大門與同窗告別,想了想,中途拐了個彎去南城買了盒妹妹最喜歡的栗子糕提在手上。
一路上,熟識的人都會熱情地與之打招呼。少年亦友好地回應。足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之後,裴霽慢行到了永安坊,然後又拐進了東臨巷朝自己家走去。
裴家人口簡單。幾年前裴霽爹娘病逝,隻留下裴霽和小他兩歲的妹妹裴若薇相依為命。
裴家雖不是大富之家,不過他祖父在世時也當過縣令。
等他祖父過世,父親並無讀書之能,故而隻打理祖父留下的家財度日。
見兒子從小天資聰穎,過目不忘。顯然隔代遺傳了他進士出身的老爹,裴父大喜之後又一心培養兒子。
希望有朝一日兒子能高中進士,重入仕途,光耀門楣,恢複父親在時的榮光。
奈何天意弄人,裴父某次感染風寒之後身體每況日下,不久撒手人寰去陪了九泉之下的老妻。
小少年哭著在父親臨終前發誓,定會勤學苦讀終有一天考中進士,以慰祖先的在天之靈。讓裴家重回仕族之列。
裴父這才放心地閉上眼睛,笑著離開。
如今,裴家雖隻剩了裴霽和裴若薇兩兄妹,不過家裏的田產鋪子隻憑收租就足夠兄妹二人嚼用。
更遑論裴父雖不擅讀書,但生財有道。為兄妹二人留下了不少錢財,日常吃穿不必精打細算。
就算兒子考上幾十年不中也不至於就去喝西北風。
緊挨著裴家的宅子已經空了許多年,前任主人是個頭發花白的老童生。
因多年未考中秀才,壯誌難酬,自此意誌消沉。
某日喝多了酒之後想不開,竟在院中那棵老槐樹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