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流轉之間,兩番春夏在指間悠然滑過。當年十五歲的小黃毛丫頭已經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舉手投足之間初具了曾經富強之花的窈窕風姿。
課桌的桌膛裏常會出現幾封署名‘知名不具’的曖昧紙條,走在街頭巷尾的也每每遭遇小青年欣賞的目光。惹得賀某人大呼世風日下,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跟在雅菲身後防狼。生怕自己從小訂下的未婚妻被人半途拐了去,隻是天知道他本人是不是那匹最大的狼。
經過了兩年的壯大發展,和盛綠色食品商店早就不複當年的小家子氣了。如今的和盛已經改名為和盛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旗下轄兩家和盛綠色食品商店、一家和盛綠色肉製品生產廠以及和盛綠色幹菜生產場。魏傑和雲卓倆人一起坐鎮省城,主要負責兩家生產廠的產品銷售和主管公司的財務。
隨著和盛的發展壯大,曹賀兩家以及曹家眾多親戚的養種植量顯然是供不上需求。這時候當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直接就近在富強小村裏找了多家願意合作的農戶簽訂長期的養種植合同。兩年下來,富強小村裏竟然七七八八的差不多都是和盛的種植或是養殖戶了。
這綠色食品上畢竟還是有一定要求的,為了防止有人為了追求利益使用化肥或是啥添加劑的損了公司的名頭。大家一致推舉在村裏一直人際關係良好的賀德隆管理簽約農戶這塊兒,原本歸他管的肉製品廠則是漸漸的交付到了曹根玉手裏。
而最沒啥技術含量的幹菜生產廠則是把持在兩位媽媽手裏,賀媽媽識文斷字所以主抓財政大權。而李淑芳女士則是嚴把質量關,爭取不讓一點兒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老姐倆倒是配合默契,把個幹菜生產廠辦的風生水起、有模有樣。
早在公司建立之初就采取的嚴格的股份製,每家每個參與到日常管理上的人也都是按照同等工作的最高工資核算。完全的按股分紅,按工領薪,不因為任何的原因任何人而破例。大家對此都表示很滿意,倒還真沒有最初擔憂的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導致親戚之間暗生齷齲的狀況。
曹家和賀家的土房都在去年的時候就推倒重蓋,新建了磚瓦房。曹家因為人丁興旺的關係,一口氣兒蓋了六間大瓦房。一趟六間的高大瓦房,外牆上鑲上時下最流行的白瓷磚、買了最好的鋼窗。水泥板兒一直接到了外麵的大道上,全紅磚壘砌的高大院牆,鐵藝的精致大門。遠遠的一望,儼然比號稱是全村第一富戶的李家還要氣派些。
很多人都說曹家這是炫富,是裝犢子。曹家夫婦一笑置之,閨女說得對掙錢就是用來花的!拚死忙活的掙點兒錢可不就是為了讓自己和兒女們都活得更好一點兒?蓋房子可是農村人一輩子的事業,沒條件的時候可以湊合,有條件了幹啥要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