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帶著部隊漸次推進,他並不著急,他預判這一路往洛陽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的麻煩,因為不管如何分析,董卓都不能放著虎牢關那邊不管。孫堅曾經和董卓共事過,相當了解這個人,中平三年年他被司空張溫征召參議平涼州策略時,就曾經跟張溫說:“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雲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看董卓很是不順眼,後來與董卓一起跟隨張溫大軍兵進涼州的時候,一直都沒放棄勸張溫殺董卓,可惜一直沒有成功。如今董卓成為天下的禍患,孫堅更是後悔當初沒有狠下決心,以致留下這個大漢的毒瘤。這一次有機會滅董卓,孫堅雀躍非常,忠烈根植在骨子裏的他下意識地相信那些諸侯和他一樣都是一心為著漢室而奮戰,何況還有他十分佩服的州牧大人“呂賢弟”,他願意相信這次討伐董卓一定會取得預期的效果,為此他甚至避免去思考那些諸侯之間的恩怨和私心。
當大隊人馬來到梁縣的時候,孫堅接到張遼斥侯來報,說是前麵遭遇董卓軍的前鋒,推測董卓極有可能率主力南下荊州,現在正在設法拖延敵人腳步,要孫堅加緊戒備,隨時應付敵人。孫堅吃了一驚,以他對董卓的了解,實在想不到董卓竟然會實施這麼一個冒有極大風險的戰術。吃驚歸吃驚,孫堅還是迅速反應了過來,一邊派人通知魯陽,一邊在梁縣東北二十裏處駐紮,選擇在這裏,一是作為張遼的後應,一是為魯陽方麵爭取更大的戰略空間。考慮到如果是董卓主力南下,那麼自己這不到六千而且幾乎清一色的步兵勢必很難抵禦董卓的陣地進攻,故此孫堅決定將營地紮在背靠丘林的小山邊上。
接到消息的時候是午時過後一些,孫堅命令部隊加快腳步,力爭盡快趕到目的地,好爭取在天黑之前下營並部署一定的工事。
大隊人馬加快行進腳步,因為張遼收攏騎兵部隊以方便拖延對方腳步,孫堅派出自己部下幾個老兵帶著幾十個新練成的騎兵擔任斥侯。有張遼在前方,他雖然不怎麼擔心突然遇敵,但是如果敵人分兵的話還是有可能遇上,董卓也不是庸才。
董卓果然分兵了,孫堅的擔心很快成為現實。當部隊快速躍進到達目的地時,孫堅還沒來得及部署紮營,前邊射出一枚響箭,遠處山頭上有人拚命地揮舞手中的旗幟。孫堅一看旗語,吃了一驚,有超過三千的騎兵正在往這邊快速挺進,後續的部隊看不清楚多少人馬,但至少不比騎兵少,騎兵距離此地隻有不到三十裏!孫堅知道一場遭遇戰在所難免,看來是對方根據張遼部推測出自己的位置,進而分兵繞開張遼快速南下,以自己的步兵隊伍的運動能力,加上又快進了幾個時辰,現在撤離是不可能了,隻能頂住對方的攻勢,堅持到魯陽的支援!
孫堅沉著迅速地命令部隊聚攏,占據一個小山包,麵對下坡方向,一側麵的背麵靠著連綿小山列陣。八百弓箭兵占據稍大陣右前方山頭,以準備第一波攻擊再後退保護主陣。與此同時,一邊令人在對方的來路布置粗略的反騎兵工事,孫堅必需盡量做好戰前工作。
草草地結了陣,部署了粗略工事,敵人已經出現在視野中!身折褐黃色的西涼鐵騎展開麵部很大,成突擊陣型,卷起滾滾地塵灰,挾著隆隆隱雷般馬蹄聲飛掠而來,氣勢逼人。
步兵尤其是像孫堅帶領的輕步兵麵對大隊騎兵時,心理的壓力可想而知。孫堅見不少新招募的士兵麵色不安,眼神混沌,於是挺身登到高處厲聲呼喝:“董賊逆天妄為,人神共憤,此必受天罰!我等義軍,天必助之!我等之後,盡是鄉土父老,豈容卻退!眾將士,危急之時,何不奮力向前,保我鄉土,佑我父老,全我妻子!今日但有退者,殺無赦,有斬敵者,受上賞!諸公,棄生忘死,我軍必勝,我軍必勝,我軍必勝!”孫堅氣勢滂沱,神威凜凜,新兵們受了激勵,加上旁邊有老兵做榜樣,漸漸安定下來,專心迎敵。
西涼軍很快接近,蹄聲如雷,隆隆作響,中間一隻軍旗隨風翻舞,隱約可見上書一個“李”字,正是董卓南下三路大軍的右路軍大將李傕的騎兵大隊。
孫堅見敵軍強盛,大聲呼叫:“我軍必勝,我軍必勝!”身邊親衛等人心領神會,一齊大呼:“我軍必勝!我軍必勝!”下麵程普韓當黃蓋等將領也帶動部屬一齊大呼:“我軍必勝,我軍必勝!”一時間整個孫堅陣人人狂呼“我軍必勝!”,士氣迅速攀升,士兵們陷入興奮之中,雀躍奮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