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袁分別坐在雌雄麒麟獸內駕駛位。
老袁試了幾次,發現周邊沒有任何異象。
想要嚐試讓麒麟獸下潛,卻感覺浮力太大,十倍百倍於正常世界。
而我此時,膝蓋上放著兩個石盒,仔細端詳著。
這兩個石盒有著不同的紋理,雕刻在表麵和側麵。
當我把雙手分別按照石盒上蓋,這些紋理就會發出光暈, 並且紋理的刻痕馬上深了許多。
這是相當有趣的體驗。
當紋理發光之後,我的掌心也變得熱乎起來。
隨之而來的,是兩個石盒中有大量的訊息進入我的腦海。
我微微點點頭,感覺自己猜對了。
這是技能傳送。
我開始理解遠古盟的技法。
簡單來講,就是意念被定義成一條條規則,按照石盒中存儲的公式,意念就會很有規律的彙聚或者分散,分頭凝聚或者集中一點。
而這個規則,還有著多人加持的效果。
每增加一個人,就會增加幾何次方的能量功效。
而祭司起到的作用就是用儀式和節奏,讓所有人的意念保持一致的頻率。
我想分析規則的公式和邏輯,引起了老袁的注意。
此刻他已經嚐試了多種方式讓麒麟獸往更深的海域潛行,卻始終隻能下潛到百米左右深度就無法繼續。
老袁就讓麒麟獸懸浮靜止在水中,意念轉向我這邊,跟著我一起在合力解析石盒中的規則。
果然,當我們倆一起解析時,會不自而然的用起剛剛灌輸到我們腦海中的遠古盟規則。
所謂現學現用也是這個道理吧。
此刻我腦海中又開始發散淘氣,想到一個詞叫“婦唱夫隨”。
老袁用腦波訊息回複我:“沒毛病。”
我樂嗬嗬的放鬆下來,仔細感受石盒中的訊息。
當我們沉浸在遠古盟物理學的學習中時,我們並不知道兩隻麒麟獸周邊竟然也泛起兩個顏色的光暈,一個是紫色,一個紅色。
光暈凝結成球體,完全包裹住麒麟獸,且排開了水,形成一個很有彈性且有浮力的球體。
兩顆球一樣的光暈慢慢帶動雌雄麒麟獸貼近,球體光暈慢慢相互滲透。
緊接著,我們開始快速上浮,直接浮出水麵,並且繼續朝著天空飄起。
而兩顆球狀光暈更加融合,最終形成了一個白色的大光球,而麒麟雙獸此刻就像在一個立體八卦圖中的兩個陰陽魚魚眼位置,並開始緩緩的旋轉。
若是由此此刻在下方仰頭查看,就會看到我們像是在白色球體正中間的一個水平黑白圓盤,那就是一幅旋轉的八卦圖。
我們並沒有意識到外部發生的事情,所有的景象事後是在麒麟獸的隨艦立體多維攝影影像中獲得的。
隨著麒麟雙獸盤旋上升,達到數百裏高度,我們漸漸就要脫離這片空間的外部數碼遮罩。
這種遮罩應該是天機閣的技術,草堂也有初代版本,北方的三翠農場也因為大量中年科學家移居過去,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應用學嚐試。
這或許就是天機閣和遠古盟之間的合作契機,合作而不結盟,保持君子之道的相互敬畏和扶持嗎?
頂部天幕遮罩與我們的光暈產生了交集,之後出現一個光環。
那外麵就像是我們來時的深海光圈入口。
突然我們整個光暈球上下翻轉,頭腳倒立。
而在麒麟獸體內的我和老袁依舊沒有意識到我們外部的情況。麒麟獸的駕駛座本來就有穩定重力係統支持,外部翻轉,內部駕駛座可以依舊保持頭上腳下對應旋轉,確保駕駛員始終不會暈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