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萬王之皇(2 / 2)

巨大壓力之下,曹植天天沉迷於風花場中,沒事寫文呤詩,再也不與曹丕爭位了。

一回到鄴城,曹操在曹子桓的建議下,開始大刀闊斧改革朝廷。

天下分為三十六省,各省設刺史,在行政開始全部仿照唐和清時期。

畢竟這種製度在封建社會更為先進,管理更到位。

軍隊全部收歸朝廷,在天下劃分東南西北直隸五個軍區。

五個地方軍區交由曹洪曹仁曹真曹子桓管轄。

而曹子桓親自掌握直隸軍區和南方軍區。

一翻操作猛如虎,直接改變了天下格局。

又一邊改革商業,規劃大航海時代,要將生意做到國外。

一邊選撥博學之士,允當官吏,唯才是舉。

改革稅收,取消漢朝時留下的落後稅收製度,並重新劃分田地。

讓天下百姓有田可種,並按田地多少收稅。

並限製土地買賣,隻有這樣,百姓永遠都不會失去土地。

在曹子桓的製度下,大魏日新月異,百姓安居樂業,進入大魏盛世。

220年,曹操駕崩,曹子桓毫無懸念繼承皇位,是魏文帝。

此時大魏無論工業還是農業指數都是世界上第一超級大國。

未央宮中。

“如今天下,以朕大魏稱雄,四海無敵,唯一讓朕遺憾的是北邊和倭國!”

曹子桓高坐龍椅,掃視一眼群臣,緩緩說道。

大臣都知道陛下心中所想,就是對現在的疆土不滿意。

司馬懿出班奏道:“陛下!如今我大魏無論人才和財力,都是前古未有,而北方蠻族始終是個禍害,臣建議先滅北邊,將他們趕出草原!”

曹洪奏道:“陛下,北邊雖無大的戰事,但幾次小規模戰事下來,他們已經退了千裏,已不是威脅!”

“相反!如今我們東萊的貨物銷往倭國卻縷縷受挫,還得遵守他們商業規則,這是可忍不無忍!”

對於北進還是南下,其實進行還有爭論。

今日曹子桓在進行上提出來,那這事就得有個結果了。

對自己這個侄兒皇帝,曹洪心中最清楚,相比北邊,曹子桓更傾向於先征服倭國,所以,他順著曹子桓的想法,提出南下。

附合曹洪的人,都是曹操留下的那那批謀臣,如郭嘉荀彧荀攸等人。

因為這些人也摸清了曹子桓的想法。

都得順著陛下心意說話不是。

“朕也以為是,各位愛卿還有別的建議嗎?”

曹子桓這話一出口,就明顯是向著南下,以司馬懿為首的北上的官員立馬改口。

“臣等主張南下,先要打開商貨口岸才是大魏之財源。”

曹子桓一說話,朝廷風氣立即一邊倒,再沒人敢說北上。

“既然諸位愛卿再無異議,就先滅倭國!”

“封曹真為三軍都督,率戰船千艘,帶甲十五萬,一月後南征!”

“萬歲英明……”

倭國此時遠遠落後玩大魏,還處在冷兵器時代,這一仗打下去,曹子桓估計都不要三個月,就能平定倭國。

三月後曹真率先進蒸汽戰船登陸倭國,開始了征服倭國之族。

又是一次毫無懸念的大戰開始。

而大魏征服倭國之後,又開始北上,仗著財力和先進的現代武器四周擴土,一時威震世界。

所到之處,萬國來降。

曹子桓成了世人的萬王之皇。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