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說人生就是一本書,要自己去寫好自己的自傳:“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為事業努力奮鬥,會覺得自己很幸福,想得到該得到的都得到了。不能去想的事情,不能去要的東西,都不能去想,不能去要。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得到了會失去。”
陳奕笑著說:“建哥的人生修養可以寫本書。”
張建說寫了書出版了,投給雜誌社的文章也發表了,現在是作協會員。
“我的作品發表了,就看陳奕了。”
陳奕笑著說收集好材料會認真寫作。
林潔問陳奕收集到需要的材料沒有?
陳奕說收集失去工作的女工宋倩的戀愛,婚姻,家庭,事業,覺得有價值。
“宋倩的老公廖雲文化低技術差失去工作,張妍的爸爸張師哥幫忙,要他回去上班,教他技術。他們的故事能讓人看到很多人失去工作如何為生存和家庭奮鬥。也能看到很多人的素質低,經過技術培訓能找到工作,但是遇到新的技術再次被淘汰,隻能重新選擇生活道路。”
陳莉和林潔說陳奕說的事情客觀存在,理智點的人分析自己的能力,考慮選擇新的事業,比如做生意,學習新的技術,去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陳莉說:“這種方式值得學習。”
張建要劉新等人吃菜,拿著酒杯舉起來,陳奕等人也拿著酒杯舉起來,大家碰杯,喝酒,放下酒杯吃菜。
“吃菜!”
張建說:“張妍的爸爸教宋倩的老公技術?”
陳奕給張建說張妍和張師哥、宋倩的關係:“張師哥是廖雲和宋倩的好朋友,他們叫張妍的爸爸張師哥,我們也跟著叫,其實應該叫張叔。”
劉新說去張妍爸媽家玩,叫她的爸媽叔叔阿姨,龔琴等美女也叫他們叔叔阿姨,沒叫張師哥。
劉玲和林潔笑了。
陳莉說張師哥跟廖雲是好朋友。廖雲的爸媽年紀大,張師哥跟廖雲夫婦才會同輩相處。
張建說:“宋倩失去工作在南飛雁上班。你們才有機會結交張妍。”
陳奕說宋倩去南飛雁打工認識外省來溯溪市打工的許友,許友的技術很差,可以說不會技術,他追宋倩,兩個人相處段時間,她接受他的感情,跟他去外麵租房子住到一起。
他們的故事向前推進,以後會發生變化?宋倩會不會跟廖雲離婚?她的故事就是很多失去工作女工的故事。
也許很多女人比宋倩的文化高,但是她們不能跟大學生比,不能跟學有專長的技術骨幹比,她們的理想在求職中會遇到挫折。
雖然情況比宋倩好,但是不能跟條件更好的女人比,心裏會出現落差,會產生失落感。
她們結婚找的老公一般不會很有本事,很多男人的條件相同,跟廖雲的情況一樣,沒有文化,技術不行。
有人幫他們,他們能學到技術找到工作,但是,遇到新的技術,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去學新的技術,又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