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薑家最大的幾個孩子長到高考的年紀也不過就是八十年代,大學生的含金量依舊是很高的,要是能考上個大學,那絕對以後的前途錯不了。
幾個嫂子立馬就關心了起來,“真的假的?能考大學了?”
薑滿月點頭,“他們都是京市的大學老師,那消息肯定靈通,都說肯定是要恢複高考的,等咱家孩子到了高考的年紀,肯定早就恢複了。”
大嫂林秋芳等人立馬就起了心思,要是自家孩子真能有出息,考上大學,那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
“我聽完張老師他們說的話以後,我就想著,咱家得做生意賺錢,不然怎麼供這麼多孩子讀書啊。”
苗向華立馬點頭,“就是,咱家這靠著地裏的幾個工分,能吃飽飯就不錯了,這麼多孩子要上學,咱家必須得有個掙錢的門路才行。”
薑滿月幹脆說道,“這樣吧媽,反正也是農閑了,你讓哥哥嫂子跟我上縣城裏轉轉,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鋪麵,要是能租咱就租下來,年後就試著開始做買賣了。”
這事兒還不簡單?反正在家閑著也是閑著,苗向華立馬把幾個兒子兒媳都派遣出去跟薑滿月逛街,除了要奶孩子的老四媳婦和老五媳婦,大家都願意去。
薑滿月沒讓那麼多人都去,這一大家子出去,跟旅遊團似的。
反正又不是隻去一次,今天大哥二哥他們跟著,明天就三哥四哥跟著,大家輪著來。
為此,苗向華還特意找大隊長借了他家自行車,讓薑滿月坐在後麵,這樣不用走路,逛街也不費勁。
年前這幾天,薑滿月就跟哥哥嫂子們在縣城裏晃悠了好幾圈,最後她還是把目光投向了工廠最多的那個片區。
回家以後,薑滿月還畫了一張地圖,準備分析給全家人聽。
“媽你看,這塊就是咱們縣城工廠最多的地方,我覺得店開在這裏就很不錯。”
薑滿月指著地圖侃侃而談,“工廠裏的工人多,很多人早上也沒時間做早飯,就算是有食堂,那食堂也吃了多少年了,在這附近開個早點鋪子,走物美價廉的路線,肯定受歡迎。”
這時候二嫂趙豔玲舉手了,“那咱要是開早點鋪,賣點啥好呢?”
薑滿月語氣很肯定,“咱們主要是做工人的生意,那最好是做能帶走的東西,什麼包子饅頭大餅,這些老花樣肯定是要有的,我在京市那邊吃過一個叫雞蛋灌餅的東西,我覺得很好吃,咱家店裏也可以賣這個。”
苗向華又有話要問了,“啥是雞蛋灌餅?”
薑滿月耐心解釋,“就是把麵餅先放在平鍋上烙,等快熟了,把雞蛋灌到餅裏去,刷上醬,卷上菜葉子和其他菜就能吃了。”
這玩意兒聽起來還挺新奇,反正他們這邊沒有這麼吃的,苗向華有點忍不住想要嚐試的衝動。
“這雞蛋灌餅啊,味道好,做起來也不複雜,最重要的是,在咱們這兒算是新鮮玩意兒,當早飯吃又營養又頂飽,工人工資高,能舍得花這個錢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