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開創基業(1 / 3)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十二月,剛剛抵達陽樂的高勇就遇到了荀、郭二人,並且由於高勇的一席話語而傾心結交。之後經過近半個月的相處,高勇越發的感覺到荀彧的大才和郭嘉的聰慧,並且從他們那裏了解許多的這個時代的情況。東漢末年,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分別是:幽州、青州、冀州、徐州、兗州、並州、司州、涼州、荊州、益州、豫州、揚州和交州。尤其是軍事上,在東漢建立不久,就廢除了執掌地方兵權的郡國都尉,以後又罷輕車、騎士、材官及樓船士等,實際上取消了地方軍隊。在和平時期,少量維持地方治安的郡縣兵,由太守令長兼管,在某些沿邊地區則複設都尉或屬國都尉別領。總的來說,東漢時期地方軍隊的力量比較弱小。這也是為什麼黃巾起義能夠迅速的爆發而無法短時間內鎮壓的原因。除此之外高勇還知道了其他諸如經濟、水利、農業和文字等等各方麵的知識,對於這個時代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荀彧也從高勇出知道了許多聞所未聞的事情。比如說農民爆發起義的根本原因在於土地兼並和人口過剩,選舉製度的優點,還有君主立憲製、國會製、參眾兩院製等等社會製度,特別是高勇提到三權分立以及他的諸多優點,令荀彧這個有著極深的保皇思想的人也產生了動搖。

相聚的時間永遠的短暫,十二月下旬,本打算在幽州與高勇一起度過新年的荀彧突然接到了家書。大意是讓他趕快回家,好能夠趕上來年開春的察舉,這樣才能夠讓家族擁有繼續的興旺的環境。父命難違,荀彧隻好先趕回家向其家族的長輩進行說明。這一個月的熏陶讓荀彧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思想上已經開始接受高勇許多現代思維,最明顯的就是荀彧跟高勇學來的口頭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

終於離別的時刻還是到來了,在出發的那天,四個人都顯得有些難過。已經與郭嘉撚熟的蘇雪蓮哭得尤為傷心。一路上荀彧不斷的向高勇介紹此番回家的路線和沿途的風光美景直到城外分別的地方,荀彧開口道:“賢弟留步,此去多則四五月,少則一二月我定能夠趕回來。”高勇眼含熱淚緊握住荀彧的手說道:“敬候荀兄的佳音,相信荀兄回來的時候我也許已經是另一翻景象了。”“哈哈,這個我絕對相信,以賢弟之才絕非難事。”荀彧爽朗的說道。

這時郭嘉突然開口道:“高大哥你放心,就算那些人不讓,我也會想辦法回來。”

高勇點點頭,此刻他已經說出話來了於是荀彧與郭嘉不得不在這寒冷的冬季踏上歸家的路途。看著他們逐漸遠去的身影,高勇輕聲說道:“一路平安!”

荀彧二人的離去讓已經熟悉熱鬧的高勇和蘇雪蓮突然感到了不適應。住在已經由荀彧付好房租的房子內,高勇開始思索自己將要走的路,首先就是考慮如何建立自己的基業。當然了,高勇是現代人,沒有什麼輕商的思想,所以在綜合了各種條件之後,就決定從商業開始第一步。因為有了錢財才能夠有獨立的資本,特別是在這樣一個年代,有了錢可以直接從皇帝手中買到官位和爵位,這在中國曆史上是不多見的。

經過細致調查,高勇發現這時代紙張已經開始普及,主要是蔡侯紙,也就是東漢尚方令蔡倫發明的。可是紙麵比較粗糙,紙麵明顯的發黃,雖然比照早期的紙張已經有了很大改進。此外這種紙的價格雖然很大眾化,卻因為產量的限製,無法滿足需求。

於是高勇看準了這裏麵的商機,開動腦筋,思索著自己那個時代的紙是如何製造的,雖然無法達到現代紙張那樣的平滑度、厚度和亮白度,但是其質量應該會好過現在的蔡侯紙。按照這個思路,高勇根據記憶大體上寫出了紙張的原料、製作工藝、輔助材料、生產設備等主要部分,特別是在提高亮白度和平滑度上,因為很好的平滑度和亮度是進行印刷的先決條件。為此畫了上百幅圖,並用荀彧留下來的銀兩買了座靠近河邊小作坊,在這個作坊裏,高勇閉門苦研,從原材料的漂白以及柔滑技術,到生產設備的設計和改進。畢竟高勇沒有參觀過造紙廠,他所知道的一切有關於造紙的知識都是來自書本,而現在就職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相辦法將這些雜亂無章的事物組合起來。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在起初的試製中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原材料無法很好的柔滑、漂白劑不起作用、紙張無法成型等等。這些著實讓高勇費了一番頭腦,不過被一一迎刃而解。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數百次的失敗之後,終於在光和五年一月,結合了當時的物質與兩千年後的技術,這個時代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白紙誕生了!

這種紙無論在光滑度、亮白度以及厚度都要遠遠好於當時的蔡侯紙,並且已經可以滿足引刷的基本要求。其實造這樣的紙也不算特別難,就是將現代造紙技術加以簡化並改進以便適應這時的條件,紙張還比較的厚,經過硫的漂白,唯一的缺點就是比較的硬,畢竟是以樹皮、草、麥稈等為原料,不過裝訂成書是沒有問題的。當這種紙第一次出現在陽樂的時候,立刻就被搶購一空,許多精明的商人也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潤。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這種白紙的名聲就已經傳遍幽州了。後來這種紙也被叫做“高氏紙”或者簡稱為“高紙”。(ps:稿紙是不是從這裏來的?)

這種紙張的巨大成功,使高勇的身價迅速升高,財富也開始積聚起來。

隨後,高勇審時度勢,迅速地擴大了規模,並且適當的降低了紙價,由每張3錢降為2錢(ps:那時候一石米的價格才30錢),並且多買還有優惠,這樣的價格已經與當時的蔡侯紙持平,在同樣的價格下,試問誰不想要用更好的東西,於是乎各地商家蜂擁而來訂購。甚至遠在徐州的商人也為了這種紙來到了在他們眼中視為苦寒之地的幽州!紙張量產後,高勇就開始考慮書的問題了,畢竟當時的書仍以手抄為主,價格自然而然要昂貴許多,這也是許多普通百姓沒有能力接觸書的一個主要原因。這樣的情形知道活字印刷的誕生才得以緩解。而現在,高勇決定將這個技術提前,準備先研究出活字印刷術,進而是原始印刷機,那樣一來,緊靠這印刷術就能夠創造巨大的財富,同時還能夠使廣大的普通百姓能夠接觸書籍!高勇決定好後,就開始考慮如何設計機械,“幸好我學了兩年機械製造的皮毛,在圖書館裏看過關於印刷技術的書籍,這點小case!”想得容易做起來難,首先高勇知道的那些機械都非木製,其次這時的長度計量工具是寸、尺,極其的不方便,每次都要進行單位換算。於是,高勇按照米與尺的換算,製造了當時第一把米尺,並且將刻度精確到了毫米(後來這把尺作為帝國的長度標準被首藏於帝國博物館)。有了長度單位,高勇開始研究活字印刷術,經過數次試驗以及關於曆史上活字印刷術的記憶,最後決定采用泥字與油墨作為基準。就這樣中國古代的活字印刷術誕生了。而刊印的第一本書就是古代經典《戰國策》。以後又陸續刊印發行了《左傳》、《詩經》以及舉世聞名的《論語》。

光和五年三月,高勇利用那些商人預交的定金在幽州的治所薊開辦了第二家紙廠。並且受到了薊縣太守的舉薦(ps:這榮譽是幾十摞紙換來的,心疼啊!那些可都是錢呢!)。雖說沒有能夠被上麵任用,卻也是極大地提升了高勇的信心。

這一年高勇15歲,在北方的幽、冀二州已經小有名氣,家財也以百萬錢計。有了錢,高勇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住的地方買下來,而且連同左右兩邊的宅子一並買下,預備著給荀彧回來時居住。而自從荀彧離開後的這幾個月始終沒有他的消息,這令高勇有些擔心。

三月最後一天下午,高勇像往常一樣指導蘇雪蓮讀書。“跟我背: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九得九!”話音剛落,就聽到屋外傳來了熟悉的聲音:“哈哈,賢弟好悠閑啊!我還以為你一定會忙得不可開交,看來這一次打賭我又輸給嘉弟了!”

“荀大哥!”高勇驚叫出來,幾乎是風一般衝出了屋子。不錯,荀彧還是初次見麵時的一身裝扮,隻不過臉上和身上卻有著塵土,顯然是剛剛經過長途跋涉。三步並作兩步,高勇上前握住了荀彧的手,同時也傳來了蘇雪蓮的聲音:“啊呀!原來是嘉哥哥!”高勇一看果然是那個郭嘉。

幾人入屋就座,高勇就詢問起荀彧這一次回家的經曆。荀彧微微一笑,灑脫的說道:“我真的十分佩服賢弟的先見之明,族內的長輩都希望我能夠參加舉薦,然後想辦法進入朝廷,再不濟也要給那些名門世家做幕僚。特別是當我提到要來幽州幫助賢弟的時候,他們沒有一個讚成的!居然說賢弟這樣沒有出身沒有身份的人——哎,我就不轉說了!好在我的父親同意我的想法。”高勇急切的問道:“那後來呢?他們怎麼會讓你出來?”這時郭嘉突然接口道:“那還不容易,金蟬脫殼之計!”說著還對蘇雪蓮眨了一下眼睛。荀彧也點頭說道:“這還要多虧了我的父親,他也認為那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是治理名言,認為我應該為了我的理想而努力!所以我就逃了出來。”幾人同時開懷大笑。荀彧又接著說道:“一進入冀州就聽到了賢弟的大名,特別是那種‘高紙’,我見到之後也甚為驚訝,看來賢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了。”高勇謙虛的說道:“荀兄過獎,我才剛剛起步,離目標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荀彧在高勇為他買的新宅內住了下來。並在高勇開設的私塾中為師,招收附近的優秀少年進行教育,而蘇雪蓮則由高勇親自授課。除此之外荀彧還要協助高勇處理商業上麵的事情,雖然作為士子荀彧瞧不起商人,但是因為這是高勇發展的必經之路,也就放下成見,開始試著與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打起交道。

本來高勇打算將各種自己所知的知識告訴給荀彧,但是經過細想,卻又放棄了。高勇認為如果將這些幾千後的知識拿出來荀彧未必能夠全部接受,反而會有泄漏的危險,那樣一來高勇的高深莫測就不複存在了。

在造紙和印刷兩項事業步入正軌後,高勇按照大多數人的發展模式——先商業,後政治,開始了下一步的打算。在與荀彧縝密協商後,認為在目前這種吏治腐敗、奸臣橫行的大環境下,像要靠正常的舉薦是很難能夠獲得成功的,隻有通過非正常手段,才能有成功的機會。遂決定通過向朝廷買官這條捷徑,弄一個邊地郡縣的治權,開始試行高勇那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於是,將幽州事業暫時托與荀彧後,高勇帶上最新刊印的書籍和優質紙張以及大量錢財,在荀家家丁的保護下西進洛陽。

出了薊縣,高勇一行一路往南前行,經過範陽,而後進入中山國境內。由於這裏不存在烏丸騎兵的劫掠,所以路上還是相當的安全,不用急著趕路。在這裏休息了兩天,然後繼續南行,當高勇得知沿路往前就是常山真定時,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因為在哪個時代高勇就像大多數熱愛三國的人一樣,對於趙雲特別的欣賞,而且關於趙雲的話題也是曾出不窮,更有甚者研究出趙雲很有可能是一個女性!現在有了機會,當然不能錯過,隻是不知道這個趙雲到底如何?帶著疑問,高勇出了中山國地界,進入了常山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