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普勒452B星球竟然有人類(2 / 2)

緊接著幾道流光自少年眉心飛出,在麵前凝聚成一個尺許大小,女子形象的光影。

少年看向光影,再次問道:“這是哪?星躍計劃失敗了嗎?”

光影道:“成功了,但隻成功了一半,這裏就是開普勒452B星球。”

少年疑惑的問道:“什麼叫隻成功了一半?”

光影指了指坑洞的邊緣,說道:“你看上麵。”

少年抬頭看去,頓時一愣。

就見坑洞邊緣探出五個大小不一的人腦袋,五雙寬窄不一的眼睛正直勾勾的看著自己。

“什麼情況?開普勒452B星球竟然存在生命,還是...還是人類!?”

......

星躍計劃!

藍星二十一世紀初期。

某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國家為一己私利,不顧聯合國反對往大海中排放核廢水。

這導致占星球百分之七十麵積的海洋遭到了嚴重核汙染。

災難一發不可收,在大氣的循環下,陸地也難以幸免,最終導致全球核異變。

海洋生物,陸地動植物朝著畸形瘋長,朝著恐怖的數量繁衍。

而人類卻在這種環境下難以生存,人口數量時刻都在呈現斷崖式下跌。

不僅如此,那些異變獸開始衝出山海,瘋狂的攻擊城市,人類文明遭到了嚴重破壞。

如果想不出應對之策,人類將像曾經的恐龍一樣,成為這個星球的曆史。

在人類與核異變怪物的戰爭期間,聯合國推行了一個星躍計劃。

就是將人類的優秀基因,遷移到另一個或許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上。

目標星球便是被認為距離藍星一千四百光年的開普勒452B星球。

最大難題是,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文明,根本難以將飛船送至開普勒452B星球。

不過在這期間,有個天才科學家卻發現了維度空間奧秘。

他提出,如果打開四維空間,或許隻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把飛船送至開普勒452B星球。

這個研究得到了聯合國的支持,開始著手進行。

在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研究之後,終於成功了。

但成功的不多!

能夠打開的四維空間缺口隻能維持三秒鍾,並且僅能容下一個小型宇航艙進入。

不僅如此,集合藍星所有的資源,也僅能開啟一次。

最終聯合國決定,為了保留人類的火種,就送一個人過去。

於是從全球僅剩的一億人中篩選出基因最優質的一人,從小進行科學培訓,作為薪火傳承者。

薪火傳承者將攜帶人類的文明與技術,以及不同人種的DNA,少量未被汙染的可食用動物DNA,前往開普勒452B星球。

......

王閑輕吐一口氣,自己便是那從一億人中挑選出的全球基因最優質的薪火傳承者。

一個來自東方華夏的黃種人。

自己腦海中植入了一個芯片,被稱作智能晶腦芯片,零號便是晶腦芯片的人工智能。

諷刺的是藍星的科學家們算到了這場星躍計劃途中遇到的一切失敗的可能,唯獨沒有算到開普勒452B星球竟然有人類。

不是外星人,也不是怪物,是與藍星東方人一樣麵孔的人類。

可是藍星的科學家們為何檢測不到開普勒452B星球存在生命呢?

難道生命的定義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