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市,市中心南部避難所。

這裏是所謂的中央避難所,也是一號避難所。

和其它所有避難所不一樣的是,這是一個真正的避難所,是專門為災害建造的。

位置處於市中心的地下,裏麵設施齊全四通八達,宛如一個地下城市一樣。

這裏可以生產獨立的電力,還有豐富的食物,物資甚至武器儲備。

安城市的官方還有本城市的星望公司都安排在了這裏。

同時還可以容納約一萬名幸存者。

雖然這已經是一個極其誇張的數字了,但對於一個城市的幸存者來講,還是過於擁擠了。

畢竟這裏最初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自然災害或者戰爭襲擊所準備。

隻要滿足周邊人員的避難請求即可。

因為城市的其它地方同樣建造了小一些的避難所。

可喪屍襲來的情況卻完全不同。

這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惡化的超級災難。

隨著那些小型避難所的淪陷,剩餘的幸存者隻會都向中央避難所靠攏。

而因為其它地方早已被喪屍控製,聚集起的人口沒有釋放的地方,隻能越聚越多。

這就導致了如今這偌大的一號避難所中已經擠進了近三萬人的避難幸存者。

大大超出了原本建造設計的上限。

除了空間上已經被限製到不能被限製外,物資的匱乏也到了一個令人絕望的地步。

蘇秋月回到自己的房間裏,有些茫然的看著牆上掛著的唯一一幅畫。

那是一張描繪田野的圖畫。

金黃色的麥田中,有一個紅磚綠瓦的小房子,房子的煙囪裏冒著炊煙。

陽光照射在大地上,天空中的雲彩形態各異。

這是她在災難前畫的畫,也是最喜歡的一張。

除了這張畫之外,僅僅幾平米的房間中就沒有別的不實用的東西了。

一個雙人床占據了一半的空間,一個大櫃子占據了四分之一的空間。

對於避難所裏的情況來說,蘇秋月的生活環境已經算是頂級。

她有自己的私密空間,雖然還要和另一個人分享。

不過好歹是一個獨立的地方,晚上睡覺的時候不用顧忌周圍人的目光。

房間的隔音性很好,因為這原本就是專門建造的避難房間,和大廳還有走廊中那些隔斷間不一樣。

所以即便外麵總是亂成一團,但關上房門口,卻很安靜。

她坐在床上,思考著這一路發生的事情,種種情緒在她心中交織著。

一方麵對於這次擅自的行動,她感到有些愧疚。

同時行動慘遭失敗,又對此感到懊悔。

接著死了那麼多覺醒者,又感到悲傷。

同時上麵還沒有對此事進行問責,讓她感到不安。

以及對於未來的迷茫。

蘇秋月是幸運的,對於一個本來就生活在市中心的女孩來講,她第一時間就和父母來到了中央避難所。

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對於這場災難並沒有太多的感覺。

直到後來隨著資源壓力越來越大,避難所裏麵的氣氛越來越凝重,大家才覺得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