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留在平城的那些錢,她要想辦法轉移出去。
起碼,應該轉移到別的省份。
第五,無論在哪一個地方,她都能夠有足夠的錢來滿足生活開銷。
而這三年,或許顧晨需要的並不是接不完的項目做不完的事情,而是努力充實自己。
想到這兒,顧晨給自己定了一個三年的學習計劃。
這個計劃裏,有著未來將近20年來,社會發展最需要的人才所具備的知識技能,顧晨需要結合這些專業需求,來完成這些技能的升級。
確保將來無論走到哪裏,都能夠活下去。
為了讓自己將來有其他選擇可選,顧晨同時修習了外語。
如今,她覺得現在才總算把自己看清楚了。
愛情、婚姻,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想要的不過是自由與心境的平和,再有一點錢,可以滿足生活所需,有一個可以棲息的地方。
如此而已,至於人類做的那些偉大的事情。
於她這個小女子而言,真的無關緊要。
她把那張三年計劃的紙折起來,放進床頭底下的床墊。
那裏,應該不會有人知道吧。
她想著,以後每天早上起來都拿出來看一下,當成是自己的警醒物件,時刻提醒自己。
顧晨又拿出了手機,在網上下單,買了五十幾本書。
她需要學習。
需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全能的人,無論何時出去都有飯吃的那種人。
之後,幾天,顧晨依舊把自己關在宿舍。
她先前在學校借的編程類書籍,在這幾天一次把它看完。
又因著之前買的一些書籍。
顧晨陸續開始了新的學習道路。
這幾日,關向彬因為砸掉了手機。
顧晨的世界仿佛安靜了不少。
關誌文詫異於顧晨的冷靜與理智。
無論關向彬怎麼發火,她始終都是一副不知情的態度。
顧晨的態度,像極了幾十歲的幹練職場老人。
她不受關向彬的道德脅迫。
也不同情,不可憐。
國慶以來,顧晨仿佛消失了一般。
對金頂廣場的項目不聞不問。
國慶前的那股熱乎勁,似乎在國慶開始時,已經消失殆盡。
他沒敢給顧晨打電話。
先前發的那次火,讓他意識到了,顧晨的精明。
關向彬和金頂集團內部勾結,騙取顧晨方案,再以第三方的姿態轉售的行為,他不是不知道。
而且,連他也參與其中。
人人都以為,顧晨是個15歲的女生,包括關誌文他自己,他竟天真的以為,顧晨會和過去再森淼一樣,把方案全盤抖摟出來。
而這次,顧晨完全按照合同來,甚至把合同的幾個死穴都認清了,補救了。
沒人能說出她半個不好。
先前和關向彬簽訂的那些個合同。
早已作廢。
關誌文看著金頂廣場外的人群。
已經是國慶最後一天,廣場上早已沒了前兩日的熱鬧場景。
迎麵而來的是商戶辛勤疲勞後得反差。
金頂內部得商戶早已無貨可賣。
金頂旁邊得飯館,早已無飯可吃。
隻是因為國慶前三天,早已把所有商家得庫存清理幹淨。
此刻得金頂廣場,像極了破產後蕭條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