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之所以不飛走,當然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隻東方白鸛的羽毛已經被剪過了,壓根就飛不起來。
其實在動物園裏麵,很多大型的鳥類,都會被剪掉羽毛,防止它們飛走。
這個問題袁長但是不好多說人家什麼,因為這本來就是行業慣例。
剪羽的操作,一般都是剪掉鳥類的其中一邊翅膀的羽毛。
這樣的話,它兩邊的羽毛長度不一樣,就沒有辦法保持平衡,自然也就飛不了多遠。
雖然這種方式對於鳥類來說有些殘忍,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果不把鳥類的羽毛剪掉的話,那就隻能把它們關在籠子裏麵。
而如果長期關在籠子裏麵的話,其實對於鳥類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有很大影響的。
兩害取其輕的情況下,剪掉它們的羽毛,也就成為了最合適的方式。
當然,這裏麵也並非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袁長一直心心念念的百鳥園,就是其中一個辦法。
隻要給鳥類建造一個空間足夠它們飛翔的大型封閉場館,就可以完全滿足,讓鳥可以飛,又不會飛走這兩個目標。
不過建造一個這樣的場館,肯定是需要很大的財力的。
哪怕是擁有係統的袁長,此時也還在為了建造一個這樣的場館努力賺錢,就更不用說其他的動物園了。
當然了,還有一種也算勉強可以接受的方法,那就是不剪掉鳥類翅膀上麵的羽毛,而是隻剪掉它們的飛羽。
鳥類得飛羽,哪怕被剪掉了,也是可以重新再長出來的。
這樣的話,等到它們的飛羽重新長好,那它們就又擁有飛翔的能力了。
不過這種辦法有一個很麻煩的地方,就是要一直剪下去。
而且有一些鳥類,它們的飛羽長的很快,這就會極大的增加飼養員的工作量。
畢竟那是鳥耶!
哪怕不能飛,它們依然擁有逃跑的能力。
而且大部分的鳥類,本來就是海陸空三棲的。
想要抓住它們本來就不容易,更不用說要經常去抓它們,這對於飼養員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所以與其一直痛苦,倒不如長痛不如短痛,直接把翅膀的羽毛剪了,落得一個一勞永逸。
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WAZA)的道德與動物福利規範裏麵的第六條也規定了。
任何為了裝飾目的而進行的斷肢,或者是改變動物身體特征的情況,都是不允許的。
但是如果是出於教育或者管理的原因,鳥類的翅膀羽毛是唯一的例外。
不過也隻有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才允許這麼做。
這也是,袁長一直沒有給野雞動物園,裏麵的那幾隻金剛鸚鵡剪掉羽毛的原因。
哪怕它們已經因為被關在籠子裏麵,出現了抑鬱的傾向,袁長也沒有妥協。
畢竟在袁長的心裏,百鳥園場館肯定是遲早都在建造的。
那幾隻金剛鸚鵡,一定會有機會,能夠在野雞動物園裏麵,自由自在的飛翔。
對於袁長來說,它們當然不符合,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這一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