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微臣認為三皇子既然說出了此話,心中必然已經有了丘壑。而且三皇子年紀已經不小了,確實應該讓他出去曆練一番了!”榮親王皮笑肉不笑的說道,他的臉原本就方,再加上這麼一笑,整張臉就像一張方圓方圓的大厚餅。
“父皇,兒臣認為榮親王說的有道理!兒臣長那麼大,還從未出過皇宮,去看看外麵的大好河山!”
“皇上,微臣認為三皇子出去曆練一事可以容後再議。”戶部侍郎徐澤明從隊伍裏站了出來。
“噢!不知戶部侍郎何出此言!”
皇上看著並列站在下麵的兩位大臣,心髒不由自主地收縮了一下。這兩個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可是很長時間都沒有站出來針鋒相對過了,沒想到這次竟然會因為三皇子一事同時站了出來!
戶部侍郎徐澤明是德妃的父親,而三皇子又過繼在了德妃名下,所以戶部侍郎與三皇子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戶部侍郎見三皇子馬上就要跳進榮親王設的圈套裏,心中警鈴大作,便立馬站了出來。
“回皇上,微臣認為三皇子剛從冷宮出來,身體虛弱,需要好生調養,不宜奔波勞碌,再傷了身子;再者現在邊關不甚太平,常有匈奴來犯,萬一這些蠻夷之人使用一些卑鄙的手段,潛伏在我國境內,那三皇子的性命也將會受到威脅!”
“若是三皇子因為此事再受了傷,榮親王你擔待的起嗎?”
其實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治理水患一事,皇上曾派了那麼多任官員,多次前往,都無法根治,更何況三皇子還隻是一個對於治理水患沒有任何經驗的人,就更不可能完成了。
如果他真能解決水患一事,那乾清宮這些飽讀詩書、十年寒窗的官員們就可以一頭撞死在這大殿上了!
站在戶部侍郎右側的官員聽了這話,都一致點頭表示讚同。而此時站在榮親王身後的官員都紛紛表示反對,七嘴八舌地表明,三皇子若是想要調理身體,可以在出發前多帶兩名禦醫隨身伺候,而且三皇子現在正是身體強健之時,隻要現在好生調養,等立春出發之時,身體必然已經大好。
匈奴之事也不必擔心,到時讓皇上多派一支禦林軍跟隨三皇子一同出行,貼身保護三皇子的安危即可。
拂紫綿站在皇帝老兒的左前方,以最佳的視角欣賞了一番古代群儒的口舌之戰。當他聽到榮親王府一派的官員說的那些屁話時,恨不得自己手持一把五十米的長刀,給他們攔腰折斷。
陸榮之見拂紫綿不知何時竟然跑到了龍椅側麵,與黃帝同列,臉上那泰然自若的神情,仿佛此刻她身處在自家庭院一般,而不是在這最令人趨之若鶩的朝堂之上。
按照以往的慣例,皇帝若不是出言阻止,他們能從早上一直吵到午時一刻,等吃過了午飯,有了力氣,下午還要再繼續爭吵。
據禦膳房送飯的宮女太監們透露,每當這個時候,禦膳房的廚師就要多殺十隻雞,再宰一頭豬,方能供應的上這幫文人的食量。
“都先閉嘴!朕看你們商量到現在,也商量不出一個準話來,這樣吧,三皇子現在就站在這兒,到底是去還是不去,就讓他自己來決定吧!”最後還是皇帝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