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尚誌是個急性子,眼前緩緩行進的倭寇讓他很是著惱,他按住刀柄說道:“將軍,下命令吧。”
吳惟忠也在一旁請戰。
戚繼光搖了搖頭道:“時機未到。”
其實他是擔心被倭寇俘獲的百姓。怕戰場上傷害到這些無辜的人。他在等待著一個時機,一個可以安全救出這些百姓的時機。
夾雞溝的中間位置有個轉山角,戚繼光等待的就是那裏,隻有那裏也能有辦法把百姓和倭寇分割開。
戚繼光捋了下銀髯,下令道:“駱尚誌聽令,炮聲一響,你即刻從山道衝下,救出百姓。不得戀戰,保護百姓上山。”又對吳惟忠道:“吳惟忠同時殺出,阻擊倭寇衝向百姓。”
“是,將軍。”兩人領命各自準備。
青田依舊在向太陽神祈求著什麼。可是山道上突然混亂了起來,一塊巨石從山上滾落,把他們和後麵押解的小隊分割開來,兩旁的山頭上喊殺聲起。
“是明軍,我們中了埋伏。”有人報告了青田。
青田其實並不畏懼,因為他並不把那些明軍放在眼裏,雖然自己隻有150人,但是來上一萬明軍也未必能擊敗自己。青田鎮定問道:“是那支明軍啊?”
“回稟將軍,是,是,是戚家軍。”手下慌亂的回答。
這句話差點讓青田從馬上跌落下來,他急忙向山頭上望去,不錯,那明軍的帥旗上大書了個“戚”字。真是冤家路窄啊。
青田眼見大批明軍從山上湧殺過來,雖然心生畏懼,但是並沒有慌亂的失去陣腳。他急忙一麵聚集軍兵,準備抵抗,一麵叫人去挾持人質,和明軍對壘。青田的武士們也是訓練有素,慌亂間見首領發話,便立刻準備。
青田在馬上狂妄的叫嚷著,兩個副手也急忙帶人衝向已經被隔開的百姓。駱尚誌也已經從山上衝下,可是山道很長,急切間不能及時衝到地方保護百姓,於是大喝一聲,從山上急縱而下,單刀攔住了倭寇。駱尚誌的大刀在戚家軍中那是出了名的快狠準。刀光閃處,四個衝在前麵的倭寇便成了他刀下斷魂。
倭寇們都以為是天神下降,都不敢圍攻過來,青田急忙拔出刀來,揮刀斬殺了兩個後退的倭寇,大叫著“後退者殺。”
一下子穩住了陣腳,倭寇們重新撲了上來。
雙拳難抵四手,駱尚誌漸漸不支,戚繼光看到,急忙搭弓射箭,正中青田的頭盔之上,青田大叫一聲,從馬上摔落。戚繼光又接連兩箭,射殺了青田的兩個副手。這下子倭寇大亂,失去的指揮。
駱尚誌這邊的壓力頓減,吳惟忠也帶人趕了過來,總算抵擋住倭寇,保護著百姓退向山去。
青田雖然被摔的七葷八素的,可是卻並沒有受什麼傷,眼見陣腳大亂,再想去捉人要挾已經不太可能了,急忙跳上馬去,指揮倭寇衝殺出去。
可是迎接他們的是一排排的火器,鳥銃,神武大炮統統都朝他們招呼過去。
倭寇們死傷慘重,而此刻的戚家軍又列成了他們那威力無窮的“鴛鴦陣。”穩步的衝殺下山。
青田見大勢已去,三十六計,走為先,也不關身邊這些武士,縱馬先逃了出去。
黃昏的夕陽把大地都染成了金黃,戰鬥幾乎沒有什麼懸念的就這樣結束了。除了逃走的青田外,其餘倭寇全被殲滅,百姓們毫發無傷,而戚家軍也隻損失了兩個人而已。
戚繼光站在夕陽下,凝望著正打掃戰場的士兵們,明天就要和這支自己的隊伍說再見了,這不能不讓他感到有些傷感和失落。他慢慢的向大海走去,夕陽的餘輝把他的影子拉的好長,好長。
第二日,台州城外早早的就擁擠了許多的人,今天他們心愛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就要離開這裏,他們怎麼不要來送下他啊?男女來幼默默的守候著那裏。
早飯時分,戚繼光出現了,百姓們蜂擁過去,挽留聲,道別聲不絕於耳,可依然挽留不住這為以近暮年的善良老人。
駱尚誌立誌要跟隨戚繼光同行,因為他雖然粗魯,可是心中卻很是明白,戚將軍雖然明著是得到了升遷,實際上是削弱了他的兵權,恐怕背後還有更大的圖謀。可是戚繼光卻拒絕了,因為他認為戚家軍比自己更需要駱尚誌和吳惟忠,自己走了,戚家軍的未來就看你們的。
他安慰著兩個朝夕相伴,生死與共的屬下和戰友,然後隻帶了十餘個侍衛縱馬狂奔,因為他不想把自己感性的一麵留個大家,因為他們需要一個英雄和神一樣的印象。
南北驅馳報國情,
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橫戈馬上行。
大道上戚繼光大聲的吟誦著。
一路向北,戚繼光第一個停留的地方就是他的家鄉——山東登洲,可是他不知道在那裏一場陰謀正等待著他,千鈞一發的時刻,挽救他的竟然是個紈絝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