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8章 人物、曆法補充(1 / 1)

在嶽正之前,這塊大陸總共有十三位帝皇境的強者,他們統治大陸的時間最少也有萬年之久,是以這十三個人被定於曆法之上供後人所紀念,當然也有被釘在恥辱柱上,供後人警醒的。

設定為十三個月份,每月總共二十八天,這些月份按照每個妖帝的號進行排序,從一到十三分別為:坤月、乾月、始月、玉月、滄月、雙月、白月、青月、兆月、戾月、昭月、宇月、山月。

對應的就是從上古到近古的十三位帝皇:坤皇、乾皇、始皇、玉皇、滄帝、月帝、白帝、青帝、兆帝、戾帝、昭帝、金宇帝、妖山帝。

帝皇之中,以皇為貴、帝為輕,一般能成為皇的,統治時間起碼兩個萬年起步,他們的生前的境界幾乎都是帝境二以上;如果被稱為帝,一般的統治時間隻有兩萬年不到,普遍修為在帝境一而已。

坤皇是十三帝皇中的第一人,也是十三人中唯一的女性,是她開啟了人類大修煉的時代,最終將一眾百族驅逐到大陸的邊邊角角,徹底奠定人族霸主的位置。

所留下的《坤母經》不僅僅是一本土行最高功法,其中的心境變化更是為後來的修士提供了無數修行的感悟,主角嶽正也是從中受益頗多的。

乾皇是十三帝皇中的第二位,和坤皇是一對孽緣戀人,在坤皇統治的末期,乾皇才出現,這也讓兩人的戀情擁有的巨大年齡差,而坤皇統治後期,女性為尊,男子被要求不準突破至道境,引發了彼此間的對抗。

兩人雖有情愫、更有對抗,後來乾皇去到外域之中,偷學到氣運立朝之法,成就道境後漸漸從坤皇那裏接過權柄,自坤皇入地徹底隱沒後,成就帝皇之位。

坤皇修煉的是“師法自然”的道途,後麵眾多修士的“心聖”一道便是來源於此,乾皇所修氣運之道,屬於人靈之道,和坤皇的法門有著極大的區別。

後麵的始皇則是修煉的人皇之道,開辟了人靈皇道之法;再往後麵數的玉皇,為道門之始祖,開創了體悟天心、成就天心的道門一脈,也就是感悟天道的修道一脈。

其後滄帝,天心水行一脈;月帝,天心月修一脈,其後補月星缺失,肉身隕滅於月星之上;白帝,佛門雛形,建白帝大教,另創感悟天地之法,是為佛修之道。

青帝,天心木行一脈;兆帝,蠻族修士,為人蠻混血,主殺伐之道;戾帝,周氏先祖,為地道一脈的魔修,將魔道功法完善至大成的修士,亦是人族唾棄的對象,他為帝皇期間,人族被大規模滅族。

昭帝,佛修一脈,佛門功法的集大成者,為人族再次興旺奠定了基礎,撫平了戾帝統治時期的暴戾之氣。

金宇帝,人族最為興旺的時期,提倡人人如龍,將曆代功法整理編纂,從而鑄就一鼎成就了我們的主角嶽正。

妖山帝,妖族,為了挽救最後的妖族而生,奈何天命不在妖族,最後化作隕星護持著整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