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帝下旨冊封承恩伯嫡女華明月為昌德公主,遠嫁匈奴和親
聖旨下來的第二日榮王回到京都,直奔東宮而去
元寶:榮王,求見太子殿下,請通傳
得太子準許後,太子於書房會見景琰,三寶和元寶外把守,不許他人靠近。
景琰:太子皇兄,在驪山書院聽說天翎關城破的消息就往回趕,一路不敢耽擱,差點跑死我的小白才用了10日從驪山書院回到京都。
太子:天翎關大敗,齊將軍和其長子戰死,戰報說是有人打開了城門造成的慘敗,父皇大怒,下旨鎮國公府,滿門抄斬,我與眾多大臣求情,改為流放3000裏,我覺得很是蹊蹺,如若真殺了,可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景琰:不論怎樣丟了天翎關,鎮國公府都難辭其咎,若不是齊師傅做的,真相大白時隻怕會寒了前方將領的心
景琰:發生這麼大的事,太子皇兄你讓我過了新政再回來?
太子:我傳的信件是讓你速歸!
景琰:怎會到和談的地步?
太子:和談是匈奴提出的,和親人選是華家小姐自請。
景琰:因為齊保麼?齊家獲罪
太子點點頭道:世道不公,對女子尤甚。
現在華家也是兩難之境地,若華家退親,落井下石,風言風語就會壓垮華家小姐,隻怕也隻能常伴青燈古佛了,若不退,有這樣一門親事在,華家其他姐妹的親事就將都無著落!自請和親也是沒有辦法的退路,既解決了華家小姐的困境,還為華家掙來榮譽,也是難為她了。
太子遞給景琰一封信,火漆封口,已被打開過。
上書內容『安好,如舊』
景琰:這是?
太子怒道:匈奴來的密信,一切如舊,五萬大軍兵馬調動不會悄無聲息,大雪封山,牛羊凍死與否也不知,真的是好啊!匈奴的探子沒用了。
太子又遞出另一份信件,同樣火漆封口。
信上寫道:『新北境王,一統北境,身份存疑,疑是漢人,整頓兵馬,有犯邊關之嫌疑』
太子道:這才是同意和談的主要原因,與匈奴開戰,北境可能會侵犯邊境,陳國就可能腹背受敵,現在的國力無法支持兩線開戰。
景琰臉色奇怪道:皇兄想讓我去和談?
太子哼笑一聲道:隻怕有心人不會讓你去。
景琰道:那我就去請旨送嫁!
太子發火道:胡鬧
匈奴探子廢掉了,等於對於匈奴的信息來源切斷了,還是要想辦法安插一批信得過的探子。
太子看著景琰道:一會兒帶2個人回去,安排她們見見華家姑娘,她會明白意思的。
華家姑娘堅韌果敢,聰明機警,是個不錯的人選。
太子思索片刻道:還是要未雨綢繆,為以後接回華家姑娘做準備,已經對不住她了,未來總要接她回家的!
太子提筆寫了厚厚的一封信件。
將信件遞給景琰道:過幾日和親公主要去護國寺祈福。
景琰:知道了皇兄,那我先回去了,我一會兒去見母後!
同時將太子給的信件收好。
景琰和元寶先回了榮王府梳洗一番後,進宮去見皇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