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右丞相一年後的仲秋佳節,宮中女眷可以見家人,母妃見了右丞相,他們在房門說話,沒有發現自己就在門口聽的一清二楚。
原來他並不是父皇親生的孩子,他是先太子的孩子,是被父皇救下來的,要不然他早就該死了。
母妃和右丞相說懷疑當年的巫蠱之禍是陛下的手筆為了除去先太子好登上至高之位,就是這麼多年並未尋到證據,要麼是他真的沒有做,要麼就是藏的太好了,可怎麼會那般巧合呢,在阿離不記事前把事情辦好,再收養阿離,名聲、地位、把柄盡數收入囊中!
就在他想繼續聽下去的時候,賢妃宮中的宮女叫了他一下。
室內的談話戛然而止,母妃還問他何時來的,當時的他也不知怎麼想的脫口而出:“兒臣也是剛到的,可有打擾母妃與外公談話?
賢妃:“剛聊完,正好打算送父親出宮。”讓宮女送右丞相出宮了。
夏侯離在賢妃的煙華宮待的很是不自在,找了個理由早早離開了。
夏侯離離開的匆忙,沒有看到賢妃嘴角邊的笑意。
他離宮後找了一個借口去了右丞相府邸,他和右丞相在書房密談很久,沒過幾日太子與武定侯府的婚約就毀了。
他還知道武定侯家的大小姐差點就得去死,據說被歹人擄走了,具體發生了何事他也不甚清楚。
再後來桐城來了消息,當年贈送木馬進入東宮之人被殺了,應該都是右丞相的手筆。
夏侯離知道不應該與虎謀皮,可他能依靠的人就隻有右丞相了,也是在他那裏學會了隱忍,他才用抄寫經文的方式疏解內心。
劉將軍完了,他知道的,從考完那些證據他就知道,每一條每一字都有理有據,證據確鑿,父皇讓複核不過是常規流程罷了,至於景琰想去西南,父皇隻怕不會願意的,他最近風頭正盛,都有種可以和太子相爭的意味了,自己要和景琰聯手對付太子麼?
他手裏有景琰沒辦法拒絕的王牌。
夏侯離告訴自己再等等,隻是損失了一個邊關武將,對整個大局還是沒有太大影響的,最起碼整個禮部完全控製在自己手裏,還有兵部可以試一試,那裏還有很多先太子舊部的!
他還是要小心些的不能讓太多人知道他的身份,不然還沒等成功隻怕命先保不住。
對於太子和謹王在想什麼,景琰則是完全不在意,他忙著收拾行囊,三日後就可以和武定侯府的人一起出發去往平山關了,可以去見見燕姐姐,還得和她解釋清楚武定侯府的事情還有大婚的事情。
就在景琰還在糾結的時候,榮王府管家來報:“宮中旨意定下了太子大婚之期在明年三月初八。”
景琰麵色如常,平靜的開口道:“太子妃和良娣同一天?”
耿叔回到:“宮中旨意隻有一個日期。”
景琰讓耿叔準備兩份賀禮分別給大將軍府和崔府送過去,不用顯得刻意不失禮數就好。
耿叔退下去去辦事了,景琰則帶上元寶再次去了暗網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