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侯府。
“夫人,宮中淑妃娘娘來信。”青姑將手中的信紙遞給宋氏,宋氏不慌不忙地展開。
信上內容寥寥,除了開頭問候的話語,餘下便是說下個月將近的賞花宴,說淑妃久在宮中,甚是思念表親小妹王瑜,希望宋氏屆時能將表妹帶上,以解相思。
青姑看不見信上內容,隻看見宋氏臉色變了又變,甚至還深深歎了口氣,問道:“淑妃娘娘說了如何,夫人何以這般?”
“娘娘說,下個月的賞花宴讓我攜王瑜入內。”宋氏坐在紫檀木椅上,雍容的臉上此刻稍顯疲態。
賞花宴在每年六月,由皇後等人操辦,皇帝自然也會到,屆時會邀請王室宗親和朝廷要員的室親一同入宮賞閱,能被邀請便是份殊榮,各家也不免要帶器重的少男少女們一同前去,沾沾喜氣,說是賞花倒不如說是個頂著名頭的名利場罷了。
靖遠侯府乃勳貴世家之列,親女又是淑妃娘娘,宋氏自然在邀請名單上,除了侍從外她還可再帶兩人隨行。
青姑神色莫名,猜測道:“娘娘莫不是還在為喬美人入宮一事而氣惱?”
宋氏搖頭。
她這個女兒她知道,聰慧懂事,有野心,自己雖然沒有提前和她通過氣,但想必依她的智慧定是能料到的。
這王瑜是她親姐的女兒,不久前才及笄,雖家世略差些,但好在模樣漂亮,身段窈窕,宋氏對她也是有幾分喜歡的。
王瑜同淑妃見過幾次,但那時她還是個小姑娘,而淑妃早已嫁為人婦,二人根本不親厚,又何來的思念之情?
“那就還是不滿意這喬美人,王小姐尚未議婚,娘娘怕不是想扶持王小姐?”青姑道。
她跟著宋氏久了,一些事自然也是知道的,王家的小姐確實生得貌美,瞧著性子也軟,這幾年同侯府走動得多,竟也與侯府的幾位公子小姐相交不錯。
宋氏疲憊地揉了揉額角,“我這個女兒,生來高傲,一向看庶出不慣,隻怕心中對喬三的抵觸比我想的還大,不過想必她也看的出來這喬三不是個好拿捏的,才會有此想法。”
有淑妃在宮中,宋氏時不時也能探聽些宮中後妃的情況,喬岱受寵雖然同宮中的幾位差了些,但在一批秀女中已經算是突出了。
說實話,宋氏根本不怕喬岱不受寵,以喬岱容顏之盛,受寵不過是時間問題,在喬岱還未及笄時,宋氏便有意地不讓喬岱出門,正是因此,現在外麵見過侯府三小姐真容的人是少之又少。
不過喬岱和她那個隻知道爭寵的親娘不一樣,頗有心計,就是宋氏有時也會覺得棘手,淑妃聰穎,定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青姑眼睛一轉,略一思考道,“那夫人為何憂心?這王小姐若真是成了,將來就算娘娘與喬美人有嫌隙,於娘娘也是多了一位助力,若是不成,則頂多是維持原樣。”
不料宋氏輕嗤一聲,看向青姑,“喬三是個難纏的,你以為我這個侄女便是個簡單的?”
宋氏眸中閃過異色,“看著是個軟的,可一個地方來的小姐,不過幾年就能和京城中的少爺小姐們打成一片,若非有著玲瓏心思,又怎麼可能做得到?”
青姑神色複雜,“是青姑眼皮子淺了,想來淑妃娘娘也不清楚這位王小姐的能耐。”
宋氏繼續道:“與人交道是門學問,更何況這京城的人,捧高踩低,表麵上看著客氣,實則根本瞧不起你。”
“最是看重門第、嫡庶之分,王瑜能越級而上,確實有幾分能耐。”這其中雖然也有靖遠侯府的原因在,但王瑜也是毋庸置疑的不簡單。
“不過你說的也不錯,娘娘有這心思,也不妨帶過去瞧一瞧。青姑,你讓人給王府遞個帖子,過幾日我便上門去瞧瞧我的好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