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麵是鄉試上榜者的名錄謄抄,還有老爺特地交代的宋先生的一封信。”
“宋先生?”喬恒驚訝,立馬就想到了宋大儒與自己的約定,心下一喜當即打開錦盒拿出那封信,落款果然是宋大儒的。
喬恒當即就研讀起來,眾人見他認真也不好出聲打擾,都靜靜地等著他看完。
當初宋大儒與喬恒約定,隻要喬恒能鄉試上榜,就收喬恒為親傳弟子。如今喬恒不僅鄉試上榜,還取得了第二名亞元的好名次,宋大儒自然高興。
他聽到消息後立即就修書一封給靖遠侯府送過去,希望喬恒來他在京城的府邸見一麵,不料沒迎來喬恒,卻等來了靖遠侯登門拜訪。
聽靖遠侯解釋喬恒因急事已經趕赴外祖家,起碼需要個把月才能回來,宋大儒也表示理解。
他便又寫了這封信,讓靖遠侯一並捎給喬恒。
信中闡明了宋大儒對喬恒能力的肯定,並說會遵守諾言收他為弟子,宋大儒即將回菱州休養,而菱州與蘇州相隔甚近,讓喬恒安心在蘇州辦完事再去尋他。
看完信中所言,喬恒一直懸著的心總算落到了實處。
能成為宋大儒的弟子,乃是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他心底喜悅極了。
見喬恒看完信後麵露喜色,周啟文才開口道:“我的好外甥,真不愧是少年天才、人中龍鳳啊!這麼大的喜事,舅舅改天就給你封個大紅包!”
“舅舅謬讚。”喬恒不鹹不淡地回。
周燕青過來說:“恒兒,這麼大的喜事你外祖母聽了肯定也很開心。”
喬恒點點頭,“姨母說的是,我這就去告訴祖母。”
喬恒於是撇開眾人,朝著周老太太房屋的方向疾步而去,周月本來也想跟過去,被周啟文攔下。
“你表哥去給你祖母報喜,你湊什麼熱鬧?”
“哎呀,爹,我就去看看嘛。”
與秋氏的想法不同,周啟文並不喜歡自己的子女與喬恒走得過近。
他得不到老太太的支持也就罷了,怎麼能縱容自家孩子的心也跟著往外拐?
周老太太剛用過藥,人也有些虛困,沒什麼精神,可聽說了喬恒的事情後卻喜極而泣。
此前外孫周清淮中舉時她也高興,沒想到另一個孫子也給她帶來了驚喜。
周老太太流著淚,連說了三個好,又可惜老太爺走得早,沒看到孫子有出息。
喬恒心裏又酸又脹,想著要是遠在皇宮的姐姐知道了該有多高興。
周啟文為了做足麵子,當日還是小辦了個家宴,說是為喬恒中舉慶賀。
畢竟是在明麵上,幾個兄弟媳婦兒心中再不悅,也還是說了些恭維慶賀的話,唯獨周啟雲沒到場,搞得彭氏也有些尷尬。
喬恒不在意他們這些虛的,他的目的已經達成,旁人的目光或想法他也不在乎,反正他此行是為了祖母,幾個舅舅既然不待見他,他也沒必要熱臉去貼冷屁股。
第二日,喬恒去給老太太請安,卻見老太太精神地靠坐在床上,見他來了高興地眯起眼睛。
“這老中醫開的藥方好啊,我今日覺得整個身子都舒爽不少。”老太太笑著說。
一旁侍候的老管家和婢女聽罷卻不禁紅了眼眶。
喬恒心裏當下就有不好的預感。
他怎麼覺得並非藥效管用,老太太這是回光返照·····
這一日,周家老太太喊了所有人去她屋中,說是要囑咐家業之事。
三兄弟家的一聽說是家業就來了精神,紛紛往老太太那邊趕,剛進去就見老太太拉著周燕青的手在說話,旁邊立著喬恒,看上去精神十足。
眾人頓時也猜得出,這是回光返照的景象,心底下更加暗潮湧動。
“你們都來了,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