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姝嬪娘娘?”江離緒問。
他知道師弟有兩位姐姐在宮中做娘娘,早年也聽過靖遠侯府的喬氏女,相傳二人皆是容顏絕色無雙者,各有其美。
隻是能讓師弟這麼開心的恐怕隻有親姐姝嬪。
喬恒笑著點頭,“正是。”
江離緒見他笑得如此開心,隻當他還小,不懂後宮妃嬪之爭,姝嬪懷孕真不知是喜事還是禍事,現在高興為時過早。
不過這心底的想法他自然不會說出,掃人興頭。
他手指輕輕在桌麵上敲了敲,岔開話題,沉聲問喬恒:
“師弟,你真的準備去一趟?要我說你還是太小了,這外邊沒你想的這麼簡單,不若再多考慮考慮,日後再想也不遲。”
他說的是喬恒遊學之事。
在大朝,書生四處遊學是十分尋常的事情,一般曆時一兩年,前兩代皇帝都認為讀書人不能隻會揮筆舞墨,為國效力也不能隻是空話,更應該四處走走,融入百姓間,了解地方事實,因此十分推崇遊學。
能順利遊學歸來的人,見識和眼界已非往昔能比。
江離緒自己也曾到別處遊學,一路上倒也收獲頗豐,見識了許多他不曾想過的。
隻是福禍相隨,這遊學的路上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一些書生隻憑一腔熱血就上了路,最後迷了路、丟了性命的也不是沒有。
年前宋大儒說過,他雖收了喬恒做學生,但不會幹擾喬恒的事情,之後的路要怎麼走,是參加會試還是做個小官,都看喬恒如何選擇。
沒想到喬恒提出自己想去遊學,連路線都給製定好了,宋大儒雖然吃驚於他的選擇,但也未多言,而是讓江離緒給他安排好行程。
江離緒就不這麼想,他還是擔心喬恒不知道遊學的性質。
大朝雖然安泰多年,但會有作奸犯科的宵小之輩,有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路上遇到個劫匪便丟了性命,還有出門在外不知如何使銀錢,隨意揮霍完又賺不到錢,連上路的盤纏也無,能活活把自己餓死。
當然他也知道喬恒有自己的主見,也不是蠢人,但還是怕他大意,想的太簡單了。
畢竟不管喬恒看上去多麼冷靜沉穩,在江離緒眼中終歸還隻是個十四歲的少年,要真遇到了意外也就晚了。
喬恒無奈地笑了笑,他知道師兄是擔心自己,心中感動。
他並非是怯了會試才會逃避似地想去遊學,隻是覺得自己不能一直窩在一隅,就算能過會試,機會大些再成了進士,到時候也隻能聽朝廷的調遣,讓你去哪兒就去哪兒,哪能和遊學一般四處走動。
隻有自己到外邊的世界走一走,他才能成長地更快,更何況他也是真的想體驗一番裴兄長和江師兄口中的遊學生活。
“師兄不必擔心,我心中有主意的。若真是時機不對,我一定早早收拾包袱回來,絕不逞強,若有機會,每隔一兩個月便寫封平安信,不叫你和老師擔憂。”喬恒道。
“可你這般,侯府能同意?”江離緒還是想勸勸他。
喬恒回:“此事我前幾日已修書回家告知。”
他遠在菱州,靖遠侯就算不同意也不能拿他如何,他如今正值年少,趁機會多出去遊曆增長閱曆,有何不好。
“唉。”江離緒歎氣,師弟如此堅定,他是有心也勸不動了。
“那就依你所言,但萬事定要以自身安危為先,所幸你選的地方學院不少,若真遇上難處,便搬出你宋大儒學生的身份,想必會有不少人樂意幫你。”江離緒說。
外公的身份地位在外邊還是很好使的。
喬恒乖乖應下,這麼一看倒確實像個聽話的乖小孩,可惜江離緒早知道他是個主意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