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玉淑儀出身高貴,父母皆是勳貴之家,地位和權勢皆是後妃家世中數一數二的,玉淑儀頭上還有三個兄長,個個都有出息,風光得很。
出身在這樣的家庭裏,玉淑儀自然也被教養的極好,出身高貴還美貌,來玉家求親的門檻都被踏破了。
玉淑儀本來沒什麼不順的,也沒幾個人敢惹她,直到玉家來了個表小姐。
那表小姐正是她三姨母的女兒,閔樂。
玉淑儀母家姓孟,而她這位三姨母出身高貴,卻不知怎的偏偏看上了一介窮白書生,非他不嫁。
可不管她三姨母怎麼哭鬧,孟家人也都不允許,好在這書生走了大運,竟然一舉成了登科進士,後來又被賞識進了翰林院。
雖說是個小官,但也勉強算清貴。
看著堅定的三女兒,孟家主大手一揮,窮白書生就成了玉淑儀的姨父。
三姨母和三姨夫成了親後好不恩愛,不到三年便誕下一兒一女,生活過的好不和美。
可惜的是天不遂願,一年花燈節二人的小女兒竟不幸走丟了,事後夫妻二人瘋狂找尋,還報了官,可小女兒閔樂的消息卻一點也無。
閔樂還在繈褓時玉淑儀就見過,她當時也是奶娃娃,隻知道三姨母的女兒回不來了,因而整日以淚洗麵。
找了這麼多年,就在閔氏夫妻都快放棄之時,下人傳回消息說在肅州找到一個和小姐描述很像的女孩兒,二人便立馬動身前往。
閔夫人見人怯怯地在遠處看著自己,母女許多年沒見過了,可那眉眼瞧著熟悉極了。
當看到女孩兒耳根那一粒鮮豔的紅痣時,閔夫人心中悸動,立馬激動地上前擁住女孩兒,泣不成聲。
玉淑儀很快就聽到消息,說三姨母的女兒找到了,這會兒已經回到家中,一家團圓歡樂,玉淑儀心中也為姨母開心。
可當那位傳說中的表姑娘暫住到自己家中時,玉淑儀便有些笑不出來了。
表小姐人美嘴甜,又沒架子,時常能哄得玉、孟兩家的長輩笑得合不攏嘴,甚至家裏幾個小輩也對她心生愛慕。
一向萬眾矚目的玉淑儀身邊頓時少了許多人,一個個都在不知不覺中跑到她這位表妹身邊去了。
起初玉淑儀不以為意,隻是心底對這位表妹也喜歡不起來,平日裏架起高冷,不與之說話。
直到有一日,玉家二哥從外回來了,玉淑儀意外發現這位往日最寵愛自己的兄長總是不見身影,對自己也沒了往日的寵愛,時常是敷衍冷淡。
玉淑儀是又氣又難過,不明白二哥出去一趟怎麼回來就變了。
一日,機緣巧合下,她竟發現二哥與表妹在後山互訴衷腸。
二哥深情款款地看著表妹,發誓自己定會娶表妹為妻,而表妹也不推開,淚眼蒙蒙地看著自己二哥,可憐又可愛。
玉淑儀當即氣炸了。
不單是因為那女子是她不喜歡的表妹,還因為二哥分明已有了未婚妻,卻在這兒與自己表妹互訴衷情,嘴裏說著山盟海誓!
她氣歸氣,卻沒衝出去質問,而是下去暗中打聽這二人的情況,尤其是她這位表妹的。
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嚇一跳,她這位表妹不過到家裏暫住了小半年,家中的下人竟都對其有口皆碑,甚至除了二哥外,自家三哥和幾位堂哥和堂弟都對表妹偏袒不已,很有好感。
一兩個還好說,可這麼多人都對她生了別樣的心思,玉淑儀不信這表妹沒給人一點暗示和想法。
玉淑儀再也憋不住了,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母親。
她母親本不甚在意,可後來卻發現自家女兒不時便和她表妹起衝突,而老二老三竟都偏袒閔樂,道是自家女兒太過驕縱。
閔樂自小走失,好不容易才找回,老二等人作為兄弟,對其心疼關愛幾分在玉夫人看來是正常的。
但若凡事都偏袒對方甚至不惜在自己親生妹妹身上找原因,這就不正常了。
玉夫人起了疑心,將閔樂喊到跟前敲打了一番,不料卻讓玉家其他對閔樂有好感的人認為她這是暗中教訓表小姐,為自家女兒出頭,後見表小姐噙著淚出來,心中更是不滿。
眼見著母親還受了自己牽連,玉淑儀心中更氣,也知道這個表妹果然不是什麼善茬,成日裝作一朵柔弱的小白花,誰知眾人當真隻覺得她善良。
她三姨母往日也算疼愛自己,聽說了她與閔樂之間的事情後上門找她,說閔樂自小走失不懂得高門大戶裏的這些計較,讓她別放到心上。
玉淑儀也不是傻子,她三姨母嘴上雖然說著道歉的話,可話裏話外的意思還是自己平日裏被捧慣了,看不順閔樂,小家子氣,非要跟可憐的表妹計較哥哥們的寵愛。
玉淑儀能理解姨母失而複得的心情,好不容易找回的女兒自然是可勁兒寵著,卻也氣不過他們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偏袒。
可如今就連兄長也偏向表妹那一方去了,而自己馬上要入宮門,心情不好,再沒了心思管這些事兒。
玉淑儀沒了心思,玉夫人的疑慮卻沒被打消。
不說旁的,就說老二分明已有未婚妻,卻和自己表妹生了私情,這讓她未來兒媳知道了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