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風 止(1 / 3)

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迫近,猶如緊密的鼓點敲擊在每個人心頭。

下一刻,攬月閣的大門被猛然踹開。

裴崢自馬上越身而下,帶著氣勢凜然的士兵將攬月閣圍得水泄不通,他聲音冷硬但充滿威嚴:

“此刻投降,陛下尚能考慮從輕發落。”

這淡然的一句話,卻讓在場的禦林軍們麵色大變,紛紛卸了兵器舉手示降。

見他們識相,裴崢才緩緩走到喬岱身前,拱手道:“娘娘受驚了,臣受陛下叮囑前來接娘娘。”

喬岱還在為先前的話愣神,“大人的意思是……”

其實見到裴崢本人,喬岱心中便有了答案。

裴崢也沒讓她失望,鄭重地點了點頭,“陛下已歸,此刻正在朝堂整頓逆黨。”

聽至此,喬岱濕了眼眶,那顆久懸的心終於在此刻找到了安寧。

眼前的混亂景象仍映照著她這些日子以來無法安睡的憂慮,她也想過,男人若真是死了回不來了,她也一定會想盡方法帶著孩子逃離此地,也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可當聽到男人平安歸來的這一刻,她心中感受到的是深深的安慰和釋然,是安心的氣息。

安心到,這段時日的委屈再也無法壓抑,都攢在了淚水裏一股勁兒地往外冒。

裴崢顯然沒遇到過這般境況,頗有些不知所措,隻得僵立在一旁。

最後是終於被釋放的惜竹衝了出來,一把將喬岱擁進了懷裏。

惜竹眼中含淚,手上輕撫著喬岱的動作不停,溫柔地哄著喬岱:

“沒事了,沒事了,都過去了……”

·······

朝堂上。

李政一手捧著一份冊子,一手負在身後,神態悠閑,不像在審犯人。

隻是,每翻一次頁,朝臣的身子就會抖上一抖。

自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出,這朝堂上的紛爭多日不休,不過明擺著都是靜王一黨在主導,大臣在這樣的政變下即便對靜王等人心懷不滿,也無法舍棄家族,最後隻能選擇妥協歸順。

右相等人在多次相爭無果後似乎也放棄了,朝堂的天枰偏向了靜王,此次靜王眾人是誌在必得。

其餘的親王聽到了朝堂風向,自然是氣得不行。

尤其是李政為數不多的幾個皇弟,他們與皇帝的關係一般,說不上兄弟親厚,但到底都是正統的皇家血脈。

這靜王平日裏除了哄太後高興,也不過是旁支血脈,沒想到對方和他那個爹在京城蟄伏這麼久,竟是奔著那皇位去的。

相比之下,李政雖不讓他們沾權,但起碼保他們榮華無憂,而若是靜王掌權就未必了,作為李政的血親,這刀遲早也會架到他們的脖子上。

隻是氣歸氣,他們如今遠在各地,一時間也無法到京城了解情況。

而百姓們隻管自己能不能吃飽飯,隻要能和以前一樣能吃飽飯,誰也不會管你是怎麼上位的。

因此這皇帝換來換去的,百姓們除了唏噓一陣,也沒什麼想法。

今日就是靜王黨商量好的吉日,正準備擬旨昭告天下明啟帝駕崩的消息,如此一來,便可正式擁立二皇子登基,靜王的攝政王之位也成了名正言順。

圖謀已久的事終成現實,榮國公和靜王自然高興。

不過他們很快便笑不出來了。

太監剛宣完旨,靜王也誌得意滿地準備接受群臣朝拜,不料下一瞬便見一群士兵衝進大殿內,不多久將他們圍得水泄不通。

緊接著,周身氣場強大而攝人的男人走了進來,玩味似的表情反令人心驚膽戰。

朝臣們紛紛瞪大了眼珠,滿臉難以置信。

“多日不見,諸卿的臉色怎麼看起來不大好?”

李政勾著嘴角,緩著步子走到高台上站定,慢條斯理地打量著下首這些大臣。

小太監的聲音被卡在喉嚨裏,大臣們也一副見鬼了的神情,大殿內氣氛詭異極了。

“……陛、陛下?!”右相身子一抖,險些又暈了過去。

周臨跟在李政身後,見此還好心地扶了右相一把,笑眯眯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