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不知道駱養性已經決心對勳貴們趕盡殺絕,他又吩咐了駱養性幾句之後便端起茶碗示意駱養性該走了,駱養性也識趣地告退離去。
駱養性離開之後鞏焴皺著眉頭對李自成說道,“陛下,大明天下糜爛與廠衛有莫大聯係,臣建議陛下裁撤廠衛,以示新朝氣象。”
李自成點點頭,他也不打算用錦衣衛,錦衣衛曆經兩百餘年,早就不複當年之勇,甚至在江南還淪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當然,情報部門還是需要的,到時換個名字就行。
於是李自成對鞏焴說道,“卿言之有理,不過事有輕重緩急,現在當務之急還是先給崇禎帝把葬禮辦了,然後安排好朱家宗室,把天下之名分確定下來。”
鞏焴點點頭,猶豫了一會說道,“陛下,關於崇禎帝的葬禮,臣有一事稟報。”
李自成說道,“鞏尚書但講無妨。”
鞏焴於是說道,“陛下,臣已經派人仔細搜尋過了,並未發現崇禎帝留下什麼遺書。”
李自成無奈,鞏焴這家夥,膽子太小了,不就是造假嗎?這都不敢,看起來大順集團缺乏一個擁有靈活道德的高手啊。
想了想,李自成倒是想到了陳名夏:這位大明朝的探花郎的道德底線相當靈活,而且還會包裝:
這家夥投降大順之前還表演了一把殉國未遂的把戲。
曆史上陳名夏後來又剃頭降清了,最後因為建言清廷取消剃發易服的政策而被殺。
想到這,李自成決定好好用這個人才,於是他說道,“無妨,愛卿找得不夠仔細,朕再重新派人找找就是了。”
鞏焴鬆了口氣,偽造帝王遺書這件事對於他來說還是太離譜了,如今能把這事扔出去,他心中也輕鬆了許多。
很快,鞏焴告退之後李自成又召來了陳名夏,在向陳名夏要求其去尋找崇禎帝留下的遺書的時候,陳名夏立刻就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
於是陳名夏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認為崇禎帝的遺書應該是怎樣的?”
李自成說道,“崇禎帝肯定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大明的滅亡崇禎帝是要負責任的,但不是主要責任,主要責任在於貪官汙吏。”
陳名夏聞言有些尷尬,他感覺李自成意有所指,不過他心想,我又不是貪官汙吏,於是便說道,“臣讚同陛下所言,崇禎帝所用非人,後期又迷信宦官,如此大明豈能不亡?”
李自成繼續說道,“卿言之有理,我再補充幾句,崇禎帝最後時刻肯定也想到了,換個皇帝於百姓而言並沒有什麼關係,但要是讓清兵進了關,那就是一場大災難,因此,崇禎帝為了天下百姓,肯定會號召天下接受新朝,平滅關外的清兵,收複遼地。”
陳名夏心想崇禎帝怎麼可能會這麼想,反過來還差不多……
不過他已經了解了李自成的意思,說道,“陛下放心,臣馬上派人去找,最遲今晚,崇禎帝的遺書就能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