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儀式結束之後李自成又立刻召集了李過,劉宗敏等順軍元勳,準備商討接下來的戰略計劃。
這時候的順軍在攻陷北京,完成了多年以來農民軍的最終目標之後就陷入了迷茫期。
由於正處於迷茫期,順軍文武一時之間完全不知道將來該怎麼辦,於是文官忙著拉幫結派,武將忙著占屋納妾,就是沒人想著接下來的戰略。
或者說,順軍集團長期以來過於依賴李自成這個首領,大家夥下意識地認為大方向交給李自成去搞就行。
遺憾的是,曆史上李自成也和自己的部下一起陷入了迷茫,甚至昏招頻出,直接導致大順集團早早退出曆史舞台。
現在的李自成可不迷茫了,他也沒資格迷茫,於是他對一眾順軍將領們說道,
“各位,拿下北京絕不等於一切都結束了,在南方,明廷還占據著大片土地,在遼東,強悍的建奴對中原虎視眈眈。”
李自成展開一幅地圖,在山海關畫了一個圈,說道,“還有吳三桂,關寧軍和建奴多年大戰,實力亦不可小覷。”
李過點點頭,說道,“那以陛下之見,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李自成想了一下,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我想聽聽你們的意思。”
劉宗敏說道,“派人去勸降吳三桂,然後接收山海關,接著從湖廣,山東兩路並進,收取南直隸,等到我們拿下南京,那就大局已定了。”
李自成不置可否,又看向李過,問道,“你怎麼看?”
李過心中有些納悶,他覺得劉宗敏的話沒什麼問題,但是李自成的表現顯然是不讚同劉宗敏的意見。
於是李過想了一陣,說道,“那先不管吳三桂,直接派人先去收降南方?”
李自成歎了口氣,李過和劉宗敏兩人算是大順集團中僅次於他的兩個人,也是少數能夠獨當一麵的大順實權人物,但這兩人的戰略眼光真是讓人捉急。
李自成再次在地圖上點了點遼東的位置,說道,“你們就沒想過關外的清兵?清兵戰力強勁,當年洪承疇什麼水平你我心裏都清楚,可是洪承疇帶著九邊精銳愣是在遼東打了個大敗虧輸,甚至他自己都剃頭了。”
說到這李自成心裏其實也沒底,以曆史上的情況來看,清軍戰力比順軍強的不是一點:
畢竟曆史上順軍從山海關到湖廣這一路除了懷慶戰役小勝一場之外剩下的都是大敗…
所以山海關這一戰絕對不容有失。
卡住山海關的話,清軍入關的部隊就是打得再好終究麵臨著補給不足的問題,因此也就無法在關內立足。
而一旦山海關落入清軍手中,清軍將建立起一條穩固的補給線,那麼清軍就可以真正在關內站穩腳跟,到時丟一地那就是真的失去一地了。
因此山海關一定要拿在順軍手中,山海關要是落入清軍手中的話對於順軍那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李自成話說完之後在場的順軍將領都愣了一下,過了一會,李過皺著眉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