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宦官,一個是外戚勳貴。
關鍵是搞這兩撥人一眾官員們不僅不會反對,估計還會拍手叫好:
明朝不少遺民都說李自成的唯一善政是驅逐了大量太監,在這些人眼中,驅逐太監甚至比取消朝議跪禮更加“善政”。
嗯,畢竟在大清,大儒都得跪著給大清皇帝講經,稱讚李自成取消跪禮的話估計我大清會不高興的。
於是李自成說道,“找太監和大明勳貴要,這群人於我大順而言毫無用處,唯一的用處就是獻出他們的銀子襄助大軍。”
當然撈錢要講究名目,某電影有一句經典台詞是這樣說的:
“我是縣長,不是土匪,縣長撈錢講究名正言順。”
縣長撈錢都得講究名正言順,皇帝就更得如此了,而李自成也早就準備好了名目:
那就是清查當年轟動一時的“九蓮菩薩”一案。
這件案子是由駱養性提出來的,駱養性上書稱當年“九蓮菩薩”一案甚為可疑,極大概率是由勳貴,宦官聯手製造的一起戕害皇子的惡性事件。
駱養性請求李自成下令重啟對“九蓮菩薩”一案的追查,以慰無辜被害的皇子之靈。
駱養性搞這麼一出的時候一眾官員們還真以為這家夥是大明忠臣:
新皇都登基了這家夥還想著舊主的家事,真是忠不可言啊。
李自成當即回複道,“戕害皇子簡直人神共憤,天地不容,著有司立即清查【九蓮菩薩】一案,凡涉案人等,皆依律嚴懲,絕不寬待!”
於是,在李自成的授意之下,駱養性召集了一些自己的舊部,立刻開始了“偵查”工作。
這次偵查的目標相當明確:
宦官,勳貴群體中誰有錢誰的嫌疑最大,於是毫無疑問的,頭號嫌疑人就出現了:
那就是崇禎帝的老丈人,周皇後的娘家,嘉定伯周奎。
周奎看到駱養性帶著人氣勢洶洶地上門一臉懵逼,他說道,“駱養性,你發什麼瘋?你查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查我!”
駱養性挑挑眉,問道,“為何?”
周奎說道,“任何人都有可能謀害皇子,就我不可能,我的女兒可是皇後,我怎麼可能謀害皇子?!”
駱養性哼了一聲,說道,“崇禎帝把太子托付給你,你轉頭就賣了太子,像你這種無恥之徒,嫌疑最大,來呀,把周奎鎖了!”
“駱養性你這個王八蛋!”周奎破口大罵,駱養性也不慣著他,上去就是狠狠一拳,把周奎打得暈頭轉向。
駱養性哼了一聲,隨即擺擺手,讓人把周奎拖走。
駱養性接著又帶人前去逮捕負責皇宮內務工作的大太監王之心:
駱養性很清楚崇禎帝雖然非常節儉,但實際上皇宮花費仍然很大:
因為崇禎帝省下來的錢都被宦官們拿了……
其中王之心這個管內務的家夥是拿得最多的那一個,這家夥家中相當奢華,相傳點燈都要用鯨油點,相比之下,崇禎帝在宮中油燈都不舍得多點幾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