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無法取巧的地方(1 / 2)

四月二十四,清軍向山海關發起了自清軍到達之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勢:

李自成沒有猜錯,清軍的這次攻勢目標正是南翼城:

大批清軍如驚濤駭浪般湧向南翼城,伴隨著清軍排山倒海般的呐喊,一波波炮彈呼嘯著砸向南翼城,直打得城頭磚石飛濺,一些倒黴的順軍士兵被炮彈打到當場斃命,即使隻被炮彈擦到都會被炮彈的威能帶走一層皮。

凶猛的炮擊驚得城頭上的順軍士兵慌忙躲避炮彈的轟擊,清軍騎兵抓住機會立刻飛奔到南翼城城下,用密集的箭矢壓製住城頭可能的反擊,掩護步兵帶著雲梯等攻城器械迅速推進。

這波攻勢就是清軍的典型攻堅模式了,清軍一向的攻城戰術都非常的簡單粗暴:

那就是向用火炮轟擊城頭,接著騎兵抵進之後進行集火射擊,然後步兵發動衝鋒架設雲梯開始衝擊城頭。

此外清軍還擅長使用內應製造守軍混亂,用圍城打援的方式打擊敵人的士氣,並且大量散布恐嚇文書製造恐慌。

也就是說,拋開用大炮猛轟這一項,清軍有效的攻城戰術其實也不多,曆史上一旦明軍真的下定決心堅守,清軍的攻堅往往就不行了。

當然,這不是說清軍弱,在這個時代,攻堅本來就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隻要守軍戰鬥意誌夠強,攻堅一方很多時候隻能拿人命硬填。

山海關作為天下第一關,城牆本就非常堅固,再加上李自成占領山海關之後進行了加固,清軍的紅衣大炮無法短時間內轟塌城牆。

而且山海關上麵也有紅衣大炮,雖然數量不及清軍帶來的大炮數量,但由於居高臨下占據了射界優勢,通過集中轟擊也能對清軍造成一定的威脅。

因此清軍即使有了紅衣大炮的加成,連番猛攻之下甚至幾度突破了順軍城頭的防守堪堪登上了城頭,但很快就被順軍趕下城去,除了留下一片屍體之後並無太大的效果。

見此情景,包括多爾袞在內的清軍高層都意識到了,山海關靠強攻的話短時間內是攻不下來的,想要快速攻下山海關的話還得想別的辦法才行。

李自成皺著眉頭看著清軍再一次強攻無果之後退了下去,但遲遲不再發動新一輪攻勢,他猜測清軍極有可能會放棄強攻山海關的戰法。

設身處地一想,既然強攻不行,那麼就隻有兩個辦法,要麼圍困,要麼把守軍勾引出來,或者說這兩者是合二為一的:

如同曆史上的潼關之戰一樣,曆史上在潼關之戰中,清軍以阿濟格和多鐸兩路進攻潼關,迫使順軍主動進攻清軍營地以避免被圍困,最終順軍攻擊多鐸營地不利,在阿濟格大軍逼近之後,順軍放棄潼關。

現在多爾袞要想讓順軍出擊的話肯定也要繞道,那麼會從哪裏繞到山海關關內呢?

走漠南蒙古從薊鎮入寇?現在清軍都已經雲集山海關,再重新走漠南蒙古從薊鎮入寇的話估計是來不及了。

李自成心中立刻想到了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