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方那些事兒(2 / 2)

朱慈烺也給這些人一一開了空頭支票,允諾將來給予這些武人以封地:

朱慈烺已經準備放權給軍頭們,讓他們組建藩鎮以攔截順軍的兵鋒。

安排好了軍頭們之後,朱慈烺繼續南下淮安,在淮安會見了漕運總督路振飛:

路振飛手上有一支水軍和一支拱衛運河的武裝力量,在南明官員中是不折不扣的大佬,在覲見朱慈烺之後,路振飛給朱慈烺提出了用“天魔解體大法”穩住山東河南的建議:

即允許河南和山東士紳們自建武裝,朝廷發給官職頭銜,但並不幹涉他們的管理,以求讓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地盤與李自成作戰。

朱慈烺對此不置可否,但是吳襄卻說道,“此事於事無補,闖賊兵鋒正盛,當下沒有人敢忤逆其兵鋒,在闖賊遭到重挫之前,北方人心恐不會在我大明一邊。”

路振飛歎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那還是得讓殿下早登大位,組織大軍北伐才是,在那之前,臣將為大明守衛淮安一線,絕不會讓一個闖賊過江。”

路振飛的表現讓朱慈烺頗為欣賞,路振飛雖然不是東林黨,但他是親東林的,於是大部分人仍把他當做東林黨,朱慈烺也是如此,由此,愛屋及烏的朱慈烺對於東林黨產生了不錯的印象。

隨後朱慈烺在幾個軍頭的護送之下來到南京,朱慈烺的身份就擺在那裏,在確認了其身份之後,南京的勳貴和官員們自然開始了讓新皇登基的程序。

於是,在李自成和清軍於山海關大戰的時候,朱慈烺也於南京正式登基,取年號為【弘光】,嗯,曆史線總在這種奇怪的地方進行了收束。

當然,在大明這邊,今年仍是崇禎十七年,皇帝登基次年才啟用新年號是老傳統了。

忙活完了登基儀式之後,新成立的弘光朝廷的第一個議題自然就是為君父報仇,出師北伐了。

不過問題是朝廷雖然決定了要和北邊的李自成開戰,但是幾路跟著朱慈烺的軍頭們卻不想和李自成打:

這幾人在李自成襄陽建政之後遇到李自成就沒有贏過了,如今已經有了輕微的“恐闖症”,雖然沒有恐滿症那麼嚴重,但也是一萬個不願意打李自成的。

於是幾人立馬使出了軍頭們最慣用的手段:要錢。

南京朝廷自然是沒錢的,畢竟朝廷剛建,哪來的錢?

而且,不久之後,南明諸公就不考慮北伐了:

最新的消息是順軍的李過帶著大軍南下支援湖廣的白旺,這下子湖廣的順軍不僅擋住了左良玉的進攻,還開始了反攻,現在湖廣北部戰局幾近崩潰,順軍已經殺到了武昌城下,左良玉上奏表示準備轉進到鳳陽保衛皇陵。

左良玉的奏章讓南京朝廷大驚失色,左良玉的軍隊什麼作風眾人心裏可是清楚的很,於是,南明朝廷立刻轉變了戰略重心,其他幾支軍頭調往西邊,防禦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