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尚書鞏焴聞言皺了皺眉頭,宋獻策接了李自成的話,說道,
“陛下言之有理,我朝上承天命,下順民心,君主之位來之極正,根本不需要靠這些繁文縟節來證明。”
鞏焴,楊玉林等原明朝的官員聞言皺了皺眉頭,李自成也感覺宋獻策似乎無意,也有可能是有意放了一波冒犯人的AOE,於是他趕緊岔開話題,說道,
“前番吳三桂作亂,朕急著出征,很多事情都沒定下來,接下來是時候把一些事情定下來,讓一切步入正軌了。”
眾官員點點頭,李自成說道,“這第一個問題就是都城所在,諸位認為,我大順都城應設在何處?西安還是北京?”
大順政權在西安建立之後便定都西安,但是那隻是作為一個臨時首都,關中地區開發到現在,水土流失嚴重,作為首都的話糧食是完全供應不上的。
北京當然也無法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但是北京有漕運,如果將來有機會實行海運的話甚至能從海上運糧到天津,再轉到北京,相比之下西安的糧食運輸就困難得多了。
因此李自成心裏其實偏向於北京,他看向在場諸人,鞏焴這幾個從原來的大明跳槽過來的官員也是偏向於北京,於是鞏焴率先說道,
“以臣之見,當以北京為國都,自永樂帝北遷之後,北京便是天下人所認定的國都,迄今已有兩百餘年,不坐北京,何以稱天下之主?”
楊玉林作為大順的戶部尚書,也說道,“如今天下未定,北京作為國都的話無需大興土木,若是其他地方,哪怕是西安,仍是要動土木的,那樣的話對朝廷將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李自成點點頭,這讓牛金星和宋獻策兩人皺起了眉頭,這兩人更希望大順的首都在西安。
但李自成顯然已經表態了,皇帝更加偏向北京,在目前大順政權中,一旦李自成做出決定,其他人是沒有太大能力幹涉的。
於是牛金星和宋獻策兩人選擇了沉默,李自成則說道,
“既然諸位這麼說了,那就定都北京吧,你們替我擬一道詔書,把這件事宣示出去,然後去西安把皇後他們接過來。”
決定了首都的事情之後,李自成又開始第二項事務,他對眾人說道,
“如今天下未定,很長一段時間內兵事仍將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意重建明製中的五軍都督府,由五軍都督府處理軍務,如何?”
在場的官員都是文官,對於這種削減文官權力的事情自然不願意,牛金星說道,“陛下明鑒,武將不可全取軍權,此乃五代時期就已經證明了的,武將一旦權力過大,對於國家而言是一場災難。”
其他官員也點點頭,李自成說道,“五軍都督府隻管訓練,征召,出征等事情,後勤仍由兵部掌控,武將掀不了大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