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和畢方濟兩人都有些驚訝,李自成能說出這番話證明他對教會不是一無所知的。
過了一會,湯若望說道,“陛下放心,我等在大明一直是奉公守法的,絕不會亂來。”
李自成其實對於教會並不太放在心上:
教會的許多教義與華夏傳統格格不入,除非他們魔改才能適應華夏,而魔改之後的教會實際上就成了其他融入華夏的宗教一樣,被華夏文化所吸收隻是時間問題。
曆史上湯若望等人為了傳教,搞了一堆魔改的“本土化”教義,甚至連所謂“天儒合一”都搬出來了,這使得在華傳教士最終和羅馬教廷鬧掰,教皇否決了傳教士們為了傳教而魔改教義的做法,並將這種做法斥之為異端:
這是相當嚴厲的指控了,傳教士們由此不得不放棄了本土化教義的做法。
而失去了本土化之後,教會在華夏迅速衰落。
最終在清初清廷有意挑起“正本溯源”的辯論之後,在華教會遭到沉重打擊,明末西學成果由此被清廷付之一炬,教會也在華夏徹底淪為邊角料。
當然,很多學者認為,即使沒有清廷的刻意打壓,失去本土化的教會也不可能在華夏有什麼作為。
因此李自成對於傳教士的允諾持一種不置可否的態度,他換了一個話題,問道,
“兩位在北京時間不短,可認識什麼於西學比較有研究之人?”
湯若望想了想,說道,“陛下,說道北京城中精通西學的話,倒是有一人。”
李自成來了興趣,問道,“是誰?”
“此人名叫方以智,是南方的大才子。”湯若望說道,“方先生接觸了不少西學,其著有《物理小識》一書,涵蓋了許多知識,以在下的眼光來看,方先生的學術水平相當之高。”
“方以智?”李自成記得這家夥是江南四公子之一,沒想到這家夥居然還懂這些。
“還有其他人嗎?”李自成繼續問道。
“還有韓霖和魏學濂,這兩位先生於西學也頗有研究,”湯若望說道,“特別是韓霖韓先生,於火器及城堡上頗有見地。”
李自成於是吩咐人去請這幾人前來覲見,準備親自考核一下這幾人的水平。
而在李自成準備招攬方以智等人的時候,方以智正在煩惱之中:
這天龔鼎孳帶著自己的妾室顧橫波來找方以智,想讓方以智的妻子潘翟加入秘書處。
一開始方以智還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這所謂秘書處是什麼機構,等到龔鼎孳說清楚了之後,方以智才明白了,這不就是司禮監嘛!
而且這個機構是設置在宮中的,方以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李自成是不是想找個理由收集美人?
龔鼎孳似乎是看出了方以智的憂慮,笑著說道,“密之(方以智的字)勿憂,陛下裁撤太監之後想設立一個部門來承擔司禮監的職責而已,況且陛下貴為天子,真想要美人的話自然有的是人送,何必用這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