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清軍在山海關擊破李自成之後迅速占領北直隸,接著繼續進攻山西,並且向山東,河南發了一堆官帽以接收山東,河南這兩個由於順軍西撤而形成的權力真空地帶,同時又下詔要求各地百姓“歸還”戰亂期間的無主土地給地主士紳們。
清廷實行這套組合拳明確表明了其就是要來爭天下的,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明廷仍然提出了“聯虜平寇”的策略。
而且“聯虜平寇”這個策略不是南明朝廷中一兩個人的意思,而是絕大多數官員的共識:
就連史可法,劉宗周這些在後來表現出不屈氣節的南明官員也是支持“聯虜平寇”這個策略的。
當然這事還真不能全怪南明諸臣愚蠢,崇禎帝在北京吊了老歪脖子樹之後,南明官員就必須以李自成為死敵,不然連君父之仇都不報的話,南明政權的合法性從何談起?
隻是南明執行的時候太過一廂情願,完全沒有意識到,有實力才有談的權力,沒實力的話誰會和你談?
而在這個世界,李自成守住了山海關,又發動了對南明的攻勢,南明政權自然就理所應當地推出了【聯虜平寇】的策略,而且與曆史是還有少數官員反對不一樣的是,在這個世界的南明朝廷,那是一個反對的官員都沒有:
無論是朱慈烺這個皇帝還是其他官員,他們都對靠明軍擊敗順軍嚴重缺乏信心,朝堂上的一致意見都認為需要引入外援來一起與順軍作戰。
很快在決定了要搞“聯虜平寇”之後,朱慈烺便派出以左懋第為主使,吳襄,陳洪範為副使的使團,帶著其他一些官員和糧草白銀等物資北上和清廷進行結盟的的會談。
然而,朱慈烺還沒等使團回來,便收到了一堆壞消息:
第一個壞消息就是徐州已經被順軍占領。
說起來朱慈烺對於徐州失陷是做了心理準備的,畢竟北京都丟了徐州守不住也是正常的,但是朱慈烺沒有想到的是,徐州失守的速度這麼快。
“徐州可是一個堅城,怎麼崩的這麼快,史可法他在幹什麼!”
麵對朱慈烺的質問,朱慈烺的東宮侍講,現在的大學生李士淳無奈地回答道,
“許定國和劉澤清部官軍倒戈降順,高傑部官軍近乎不戰而逃,剩下史可法獨木難支,故而徐州迅速失陷。”
朱慈烺聞言大怒,又是這樣,這個劇情他在北方聽過太多次了,自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開始率軍從西安東征北京之後,大明的軍報那是出奇的重複:
每次都是某某地方不戰而降,某某地方不戰而逃……
好不容易壓住心中的怒氣,朱慈烺問道,“那史可法人呢?”
李士淳歎了口氣,“兵部尚書史可法生死不明,據逃出徐州的官軍士兵報告,其極有可能被闖賊俘虜。”
“名揚天下的左光鬥怎麼有他這麼一個沒用的弟子!”
朱慈烺搖了搖頭,左光鬥作為東林六君子之一,是東林黨中少有的實幹家,沒想到他的弟子史可法卻如此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