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對李自成的話頗感驚訝,即使是在山海關與清軍進行了一場大戰之後,包括劉宗敏在內的一眾大順文武仍然不認為清廷是大順的心腹之患。
不過眾人倒是了然了為何當日李自成那麼急的抽調了河南,山東各地的所有順軍,並且不等北方安定下來就開向山海關了:
原來李自成真正重視的,不是吳三桂,而是清軍。
見幾人沉默不語,李自成知道這幾人並不認同自己的意見,便繼續說道,“崇禎年間,清兵六次入寇,將山東和北直隸蹂躪成白地,第六次入寇,清軍兵鋒甚至殺進了南直隸,你們認為,清軍會因為我們取代了大明而不再入寇嗎?”
沒等幾人回答,李自成就說道,“不用說,肯定不會,而且有清軍撐腰,蒙古人就不會消停,陝北可就在蒙古人的地盤邊上,不打掉清軍就無法解決北疆問題,到時北邊就永無寧日了。”
由於山海關一戰贏了,現在李自成倒是不好說清軍有入主中原的野心了,但顯然,清軍這麼一個巨無霸頂在遼地,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忽略的。
盡管心裏仍然不怎麼認同李自成的說法,但劉宗敏認為當兵的不需要想那麼多,既然皇帝認為應該支援朝鮮,那武將們執行便是,於是他說道,
“那陛下打算怎麼支援朝鮮,以及派誰去?”
李自成展開地圖,說道,“這方麵可以參考當年明廷的登萊-東江體係,在朝鮮沿海找一個島嶼,建立中轉基地,並收容朝鮮人,然後從登萊運送物資前往該島,並武裝朝鮮人抵禦清軍。”
在場幾人對遼地和朝鮮的了解不多,牛金星皺了皺眉頭,說道,“陛下的意思是仿照明朝東江鎮的舊例,選一個離遼地和朝鮮都很近的島嶼開辟成駐紮軍隊?”
李自成搖搖頭,說道,“不行,不能離遼地太近。離遼地太近的話清軍肯定會集中兵力前去剿滅,那樣意義就不大了。”
李自成這麼說了幾人便知道李自成心中肯定有計劃了,果然,李自成說道,
“所以,比較好的選擇是這裏:白翎島。”
白翎島,位於三八線附近南側的一座島嶼,後世朝韓雙方都聲稱自己擁有該島的主權,朝鮮還在白翎島附近製造了天安號事件。
當然,這個時代的白翎島還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此時朝鮮對於附近島嶼的管理乏善可陳,許多島嶼處於自給自足甚至被海盜占領的失管狀態。
所以,雖然是渡海作戰,但隻要和朝鮮談好了,順軍占領白翎島並不是一件難事。
而且白翎島地理位置不錯,這裏隔黃海與山東相望,與山東和朝鮮的距離都不遠,是能夠通過海路進行運輸的。
這裏離遼地的距離還是比較遠的,對於缺乏海上力量的清軍來說,想要打到白翎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主要的是白翎島麵積有47平方公裏,算不上小,島上有深水港、有良田,水源充足,勉強也能實行一定的生產活動。
李自成把一麵小旗幟插在地圖上白翎島的位置,說道,“就是這兒,至於領軍人選的話,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