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朝鮮人反了,多爾袞氣得當了一次桌麵清理大師,把桌麵上的東西一掃而空才堪堪冷靜下來。
更令他倍感無奈的是,清軍諸將,特別是那些年輕將領聽到朝鮮人反了這個消息之後卻一個個卻喜氣洋洋的。
在他們看來,朝鮮人戰力貧弱,根本對清軍造成不了威脅,打朝鮮人既可以撈取軍功,還能獲得利益,也就是說,諸將既為可以立功而高興,也為可以再次朝鮮劫掠而高興。
看到這種情況,多爾袞再次感覺到了當年皇太極的不容易。
這一個個的,隻想著又能打勝仗了,又能搶錢搶糧了,卻沒有考慮過打勝仗不是為了打勝仗本身。
當年努爾哈赤一路大勝,卻大勝到差點把自己搞崩了:
在努爾哈赤統治後期,其轄下地區米價比大旱的陝北還高,要不是努爾哈赤死的及時,說不定袁大督師的五年平遼就要由努爾哈赤實現了!
但無論如何,朝鮮的反複無常已經激怒了多爾袞,雖然此事因清軍沒忍住凶性在朝鮮屠戮而起,但是在多爾袞看來,朝鮮你特麼的都當大清的奴才了,怎麼能因為主子屠戮你就選擇反了呢?這是奴才應該做的事情嗎?
因此多爾袞已經下定決心,這次進軍朝鮮,要徹底地解決朝鮮問題,而如何徹底地解決朝鮮問題呢:
那便是摧毀掉朝鮮的骨氣,幫朝鮮人統一發型。
做出決策之後,清廷很快就安排了部署,由阿濟格領銜,出征將領包括滿達海和圖賴以及漢軍旗的石廷柱,李國翰,還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王等人,帶領數萬滿漢大軍,浩浩蕩蕩開向朝鮮,準備以雷霆之勢,一舉蕩平朝鮮。
一開始清軍的進軍還是相當順利,朝鮮邊界上的義州,鹹鏡,鐵山等地相繼被清軍攻陷,清軍見朝鮮還是那樣的一觸即潰,隨即開始兵分兩路:
阿濟格親自帶著圖賴和三順王圍攻平壤,滿達海則帶著李國翰和石廷柱南下直撲漢城。
不過戰事打到這的時候出現了清軍意想不到的情況:
首先是平壤,平壤的城牆進行了加固,現在是冬季,因此平壤城牆上多了一層冰牆覆蓋,然後平壤城下,朝鮮軍隊依托地形築起了五個城堡。
天寒地凍的,再加上前段時間清軍在朝鮮北部的屠戮,此時朝鮮城外人跡罕見,阿濟格皺了皺眉頭,直覺告訴他,這幫朝鮮人有貓膩。
“孔有德,本王給你們三個一天時間,能不能把朝鮮城外的土堡都拔掉?”
孔有德點點頭,說道,“沒問題的英王,平壤不比大明那些堅城,朝鮮人再怎麼加固也就是那回事而已,不足為慮。”
阿濟格點點頭,如果能用大炮直接轟塌這些土堡和平壤城牆是最好的,他可不想在朝鮮這破地方付出什麼傷亡,那樣就太虧了。
很快,十門紅衣大炮一起開火,然而,炮彈砸在土堡上卻沒有砸破土堡,而是像是打在棉花上一樣軟軟地陷了進去:
這一場景讓阿濟格立刻想到了山海關之戰時順軍修築的那些遲滯了清軍攻勢的土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