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鄭芝龍(1 / 2)

毫無疑問,大明的匠籍製度肯定是不合理的,或者說大明這種以職業確認身份的戶籍製度是有大問題的,這種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製度肯定是要革除的。

不過眼下李自成還需要工匠們繼續在船廠工作,所以在製度改革之前,他還需要讓工匠們穩下心來不要再想著跑路。

所以一方麵李自成向工匠們畫餅將來一定會廢除匠籍製度,一方麵又對沈廷揚說道,

“沈司業,工匠們工作如此艱苦,給工匠們的保障還是得提一提,給工匠們的錢糧要增加,然後工匠們的住所也要好好翻修,另外,找些郎中給工匠們看看身體,有病的話趕緊醫治。”

沈廷揚點點頭,但過了一會他又說道,“陛下,這樣的話勢必會多花不少錢,可如今船廠並沒有足夠的錢糧來辦這些事。”

“錢糧的事朝廷會解決的,你不用擔心。”李自成說道,“還有,你擬一個製度出來,做得好的或者有一技之長的,能創新技術的,都給予獎勵並升官。”

安排好事情之後,李自成把席本禎留在淮安,給了席本禎一個船政大臣的官銜,讓席本禎代表朝廷駐紮在船廠。

離開清江船廠之後,李自成歎了口氣,大明的官方造船業毛病不少,但眼下隻能用這些官辦船廠,畢竟造船廠是大投資,在這個時代沒多少商人能夠涉足。

“難怪說百年海軍,海軍這個東西,光造船就是一項大工程,還有海員,海戰體係,地圖……看起來海軍想速成的話還是有些難度的。”

李自成想了一陣,最終還是決定先用一用現在華夏境內最強的海軍:

鄭家的船隊。

在李自成惦記鄭芝龍的時候鄭芝龍也趕到了南京,然後他打聽到了李自成先後視察了龍江船廠和清江船廠,這讓鄭芝龍得出了結論:

這位出身陝北的永昌皇帝看起來並不排斥海軍,相反,永昌帝的樣子明顯是要重建在大明早就衰落的海軍了。

鄭芝龍敏銳地意識到這或許是鄭家更進一步的一個機會:

雖然鄭家是海上的超級巨無霸,鄭芝龍也拿到了大明武將所能達到的最高官職:總兵。

但是鄭家仍然不怎麼受士紳們的待見,鄭芝龍為鄭森尋求在福建的姻親的時候,許多士紳都不願和鄭家接親,最後隻有鄉官紳董颺先嫁了一個不重視的侄女給鄭森。

這些事情鄭芝龍都看在眼裏,所以他一直想方設法混進士林,為此不惜花了重金讓錢謙益收了鄭森當弟子:

實際上水太涼同誌還是給麵子的,這要是史可法,鄭芝龍連遞門貼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鄭芝龍來到南京之後便拜會了錢謙益。

錢謙益首先詢問了福建的情況,鄭芝龍說道,“福建很多地方的士紳都已經和官員們談好了,隻要大順官軍一到,改旗易幟不在話下。”

錢謙益點點頭,歎了口氣,說道,“天數更易,此非人力所能阻擋的了的呀。”

鄭芝龍說道,“那是自然,不過牧齋先生,聽說陛下這段時間在巡視船廠,如果陛下想建立海軍的話,我鄭家是當仁不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