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薑瓖等人怎麼想,劉宗敏還是帶著第一集團軍近七萬人浩浩蕩蕩來到了大同。
在劉宗敏帶來的這七萬人中,騎兵有兩萬人,步兵則有五萬人,再加上薑瓖的山西集團軍,順軍在大同雲集了十幾萬大軍。
這麼多兵馬的調動動靜自然不會小,大同鎮的民眾紛紛議論紛紛,都在猜測朝廷帶了這麼多人來到大同準備幹什麼。
而相比於普通民眾,更加緊張的是那些走草原和遼東貿易的晉商們,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大清八大皇商”。
但實際上這些商人的實力和能力遠沒有後世網友以為的那樣強,山西最頂端的商人是在大明早年憑借開中法而崛起的鹽商們:
賣鹽可比走私來錢容易得多,而且風險也小得多。
不過隨著開中法被鹽引製度取代,山西鹽商和陝西鹽商一起轉到了江南一帶,形成了所謂的【西商】群體。
次一等的商人是搞票號生意的,票號生意一直是晉商的主要業務,相比而言,走草原和遼地的貿易雖然利潤高,但一來量小,二來風險大,其實並不算是晉商的典型。
而且更要命的是,走草原貿易還好,走遼東貿易其實就是在通敵,後世某些人群辯解說清廷在遼東那麼多人不可能全靠八大皇商貿易而活,因此八大皇商不是漢奸:
這個理論其實非常不合邏輯,就如同說市場上的毒品不是我一個人供應的所以販毒無罪一樣可笑。
在這個世界,聽到大軍雲集的消息之後,範永鬥非常緊張,他立刻親自帶人跑到大同,和他熟識的一個將領打聽起了情況,“這是怎麼回事?朝廷怎麼突然要對草原動手了?難不成明廷已經被徹底消滅了?”
那將領搖搖頭,說道,“沒有,不過明廷躲到雲南去了,估計蹦躂不了幾天了,你們最近收斂一下,這次帶兵的是汝侯,汝侯是個眼裏揉不得沙子的人,別被他抓到,不然沒人敢保你們。”
範永鬥聞言皺了皺眉頭,範家在清廷那邊投資很大,他是最不想清廷受挫的那批人。
說起來範永鬥本來都已經做了喜迎王師的準備了,但是沒想到無敵的八旗天兵居然沒幹過一群流寇,現在更是陷在朝鮮,打了這麼久都沒搞定朝鮮,這讓範永鬥相當無語,他心想多爾袞水平果然不行,這要是皇太極沒死的話,大清肯定早就入主中原了。
但現在願賭服輸,範永鬥也沒辦法,隻能一條道走到黑,繼續從事他的賣國走私貿易了。
那將領見範永鬥心事重重的樣子說道,“你也別灰心,十幾萬大軍出征,糧草運輸肯定還是得用你們的,到時你們不照樣可以賺一筆?若是被汝侯相中了,那你們就發了。”
範永鬥擠出笑容應付了這個將領之後離開,他可不想去伺候永昌帝:
幫助永昌帝拿下草原和遼地,然後斷了自己的走私貿易通道?範永鬥自認自己的節操還沒那麼高尚。
然而,範永鬥沒想到的是,他沒去找事,事來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