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自然不會同意和荷蘭人一起統治台灣,他說道,“這樣吧,朕也不是一個不講理的人,這樣,朕給你兩個選擇:
一是大順朝廷出錢補償你們在台灣建立據點的花費,你們退出台灣,換句話說,大順收購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所有資產;
第二所有台灣漢民遷回大順,荷蘭東印度公司必須保證台灣附近海域不得有海盜出沒,同時,取消荷蘭在沿海大順的貿易權。”
“這…”範迪門這時候才發現李自成這個家夥真的蠻橫無理,這實際上不就是逼迫荷蘭東印度公司放棄台灣嗎?
先不說沒有漢民的話台灣怎麼發展的問題,要是失去大順這個龐大的貿易市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財報怕是要爆炸,到時範迪門肯定會死無葬身之地的!
見範迪門猶豫,李自成繼續說道,“範迪門總督,你們何必執著於台灣呢?我都說了會開鬆江府作為商埠,到時你們在鬆江府辦商館不比在台灣喂蚊子強?況且現在大順對火器有極大需求,如果你們交還台灣,你立刻就能得到一項長期的大訂單項目。”
範迪門心裏不斷進行了一番又一番權衡,最後他做出了決定:
不就是個台灣嗎?給大順就是了!與大順龐大的市場相比,台灣那個荒涼的島嶼確實是可以犧牲的,這點公司股東們肯定是理解的。
雖然範迪門心裏已經下了決定,但他還是打算拖一會,看李自成會不會給出新的好處,他對李自成說道,“陛下,事關重大,我需要再稍作考慮。”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那我們先簽一個意向協定和備忘錄,接下來再談談朕給你準備的大訂單。”
很快和荷蘭人談完之後,荷蘭人答應會為大順輸送來自歐洲的燧發槍和各種野戰炮:
雖然這些火器千裏迢迢而來,也不知道會成什麼樣,但歐洲終究是火器的前沿地,進口歐洲的火器有助於大順本土火器生產事業的進步。
另一個原因是李自成現在急需大量火器,而火器生產在這個手工作坊時代實在快不得,李自成也不敢催促,萬一催促之下搞出一堆炸膛品那就完蛋了。
最後就是荷蘭人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講信譽的,畢竟荷蘭是以貿易立國的國家,坑人程度不會太離譜。
安排完荷蘭人之後,李自成又重新把視線投向北方。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來到了永昌四年的夏秋之際,眼看秋收就在眼前,李自成判斷清軍肯定會有大動作:
清軍肯定不會坐視順軍在草原和金州完成秋收,那樣的話順軍將會多出一大筆糧食,這是清軍所不能接受的。
大順的總參謀部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總參謀部建議順軍主動出擊,屏蔽後方的糧食安全,撐到秋收結束之後再說。
具體作戰計劃為劉宗敏的第一集團軍和薑瓖等人的山西集團軍發起進攻,把戰線推向科爾沁草原,而李過則帶領順軍將戰線推進至紅嘴堡,並對複州發動進攻,屏蔽身後的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