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十頭羊換一個鐵鍋之類的那是基礎操作,額,甚至可以說願意以十頭羊換一個鐵鍋的商人那是相當的有良心。
而和碩特汗國在青海建立統治以後又壟斷了貿易,不過和碩特汗國可不會因為什麼狗屁“自己人”而給予優惠,相反,和碩特汗國通過壟斷了渠道大幅提高了貿易價格。
然而,你還不能說這種貿易坑,因為就是這麼坑的貿易還不是想有就有的,以往大明時不時就關閉互市窗口,而現在和碩特汗國同樣大幅度壓縮了貿易時間以抬高價格。
因此黨守素給出的條件讓原本隻是想混一混的蒙古人頓時有了動力,見這些混子看起來提起了士氣,黨守素隨即帶領大軍,進擊固始汗次子車臣鄂木布的軍隊。
車臣鄂木布對於順軍主動發起進攻相當驚訝,順軍的這次出擊顯然在他的意料之外。
不過車臣鄂木布很快反應過來,他哼了一聲,對手下說道,“漢人軍隊這是找死,竟然在青海大草原上和我蒙古健兒拚騎兵,咱們是時候該讓他們知道誰才是真正的草原之主。”
是的,車臣鄂木布自認在青海湖的大草原上拚騎兵自己一定更勝一籌,於是帶領軍隊向順軍發動反擊,當然他還不忘同時派人通知自己的兄弟們過來支援並向藏地傳達消息。
很快,順軍騎兵就殺到了,這讓車臣鄂木布感覺到了不妙,對方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隨即,車臣鄂木布親自帶著親衛來到前線,看著順軍那嚴整的隊形,車臣鄂木布皺起了眉頭,直覺告訴他,眼前的這支軍隊不好對付…
把心裏的疑慮壓下去,車臣鄂木布揮揮手,讓手下的騎兵準備發動進攻。
順軍騎兵同樣開始慢慢接近對方,兩方騎兵踏著小碎步,緩緩向對方逼近,等待著到達一個合適的距離之後開始衝鋒。
車臣鄂木布緊張地盯著前方,在雙方的距離到達了某個點的一刹那,仿佛是約定好了一般,兩方騎兵同時發動了衝鋒:
和碩特騎兵們先是進行了一番射擊之後拔出彎刀,俯下身子放平手臂,向著對方衝了過去。
順軍騎兵則拿著騎槍以密集的陣型向著對方衝了過去,兩方騎兵碰撞的時候如同兩股洪流撞在了一起,這時候騎槍麵對馬刀的優勢便發揮了出來: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和碩特騎兵麵對順軍騎兵這種密集的牆式衝鋒一下子就處於劣勢,一波對衝之後,車臣鄂木布馬上就意識到了,如果不把戰鬥拉進混戰的狀態,和碩特騎兵是打不過順軍騎兵的。
和碩特騎兵顯然也想到了這點,但是他們已經來不及改變了:
順軍騎兵的衝鋒一波接著一波,和碩特騎兵在第一次對衝占據下風之後每次重新調整都會麵臨以多打少的局麵,漸漸的,戰場上的和碩特騎兵越來越少,車臣鄂木布見情況不妙,立刻下令收兵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