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再開一間鹽商銀行(1 / 2)

隨著固始汗最終認慫,給大順朝廷上了一份謝恩的文書,和碩特汗國成為了大順的朝貢國。

不過和碩特汗國仍然控製著青海柴達木盆地以南大片土地和藏地,而大順則占據了柴達木盆地到青海湖的大片廣袤土地。

不久,順軍出發前往青海修築城池,開辟田地和牧場,而這些抵達青海的順軍不久就在當地部落那裏打聽到了一個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青海有好些個湖泊都是可以直接舀水曬鹽的,特別是在大順規劃的海西鎮中,有一個叫做【茶卡】的湖泊,據說在這個湖泊打破一層淺淺的鹽蓋,就能直接從湖中撈取天然鹽晶。

順軍將士聞言大為驚奇,立刻雇傭向導前去一探究竟,結果發現這些部落的傳言是真的!

而在海西,這樣的鹽湖還不止一個,順軍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的消息,便立刻把這個情況報了上去。

青海發現大量鹽湖這個消息對於大順朝廷來說可是個大大的好消息,鹽業能帶來的收入之豐厚人所共知,而大順自從建立之後就一直處於缺錢的狀態:

不是大順稅收的不多,而是花的太多了!

僅僅是軍費和水利建設所花費的銀子就是一個相當驚人數字,而大順最賺錢的兩大皇商又是大順將士們用自己的田地入股的:

這導致不僅李自成不敢輕易動這筆錢,大順朝廷一樣不敢動這筆錢,生怕惹出什麼大事…

好在海關和銀行還是給大順朝廷提供了不少錢,但官僚們還是覺得錢太少了。

額,雖然古今中外所有官僚大多數情況下都覺得錢太少就是了…

所以針對青海發現的鹽湖,官員們的反應相當直接:開采!

一些官員甚至覺得應當把鹽湖納入朝廷所有,直接由朝廷負責青海各鹽湖的生產和銷售。

看著這幫官員熱火朝天的討論,李自成搖了搖頭,這幫人對於撈錢的理解實在太差了:

他們能想到的最高端的撈錢方式也就壟斷鹽湖的每一個環節,包括生產,銷售等等。

但李自成知道現在這個時代把事情都放給官員們做那和直接把錢送進各官員府邸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李自成是不會把鹽湖生產收歸官有的,更何況李自成已經有了一個更好的撈錢方法:

“各位,青海的鹽湖雖然產鹽,可是這些鹽的質量怎麼樣,民眾能否接受?開發成本又是幾何你們考慮過嗎?”

官員們愣了一下,見官員們一時沒轉過彎來,李自成又點了鄭芝龍的名字,“鄭署理,你覺得呢?”

鄭芝龍心道我是跑海商的又不是跑鹽務的。

鄭芝龍當年要是能做鹽務他才不會去做海商呢,換句話說,當年鄭芝龍沒有資格碰鹽務…

畢竟鹽務這種肥差背後沒有個把勳貴大官罩著怕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皇帝的話讓他有些奇怪,他心想皇帝要讓自己辦鹽務?看起來又不像?所以皇帝究竟是什麼意思?

想了一陣,鄭芝龍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