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自成發出詔令,李過和劉宗敏這兩個大順軍元勳根據調令重新回到了北京。
“捷軒,草原上的戰事還順利嗎?”李過和劉宗敏打了個招呼,“還有薑瓖那幫人現在怎麼樣了?”
劉宗敏笑道,“不如你啦,草原上的戰事還能怎樣?草原上城池都沒幾座,特麼的老子現在都快成商社的衛隊了。”
順軍在草原上的開拓戰略就是由北方開拓商社主導的,招募民眾前往修築城池和開墾田地,圈地建造牧場,而大軍則負責降服各個部落,保證商社商屯的安全。
這幾年下來,除了科爾沁和在豪格駐軍的奈曼部,敖漢部等部落之外,許多牆頭草部落已經接受了大順的管理,並在商社的指導下開始停止遊牧,定居下來:
實際上能定居的話這些個蒙古部落的牧民們是不想遊牧的,遊牧並不像後世小資們想的那麼美好…
李過說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蒙古諸部是建奴的左膀右臂,捷軒你剪除了建奴的一大助力,還是非常了不起的。”
雙方互吹了一陣之後劉宗敏說道,“好了,咱們兄弟就沒有必要學那些酸子那樣說廢話了,你真的要聽總參謀部那幫人的計劃在遼南打一場?”
李過點點頭,說道,“韃子戰力還是很強,一座一座城池啃過去的話很困難,如果能在一場大戰中殲滅大量韃子主力,以後收複遼地就容易多了。”
劉宗敏不置可否,說道,“希望如此吧。”
不久,李自成便召集了總參謀部,五軍都督府以及兵部三個管軍事的部門,加上成立不久的海軍部,正式開始策劃即將進行的遼南會戰。
首先大家夥明確了了一下現在大順軍隊的大概情況:
由五營兵馬改編而來的五大集團軍,由明軍降軍組成的山西集團軍,河南集團軍和湖廣集團軍,這八個集團軍就是目前順軍的主要機動軍事力量構成了。
李過的建議是調集第一,第二集團軍還有正在陝西的第三集團軍三個集團軍投入遼南戰場,圍繞蓋州和清軍打一場大仗,爭取把清軍主力殲滅在遼南。
李過說完之後左光先提議可以抽調由左良玉那幫明軍降軍改編而來的湖廣集團軍進入遼南:
左良玉自己就是在遼東開始軍事生涯的,其部下也有很多人是遼地出身,讓這些人回遼地作戰或許會有奇效。
李自成想了想,覺得左光先的話不無道理,至少現在清廷處於弱勢,這些個從遼地轉進的原遼地軍官多多少少應該有點收複家園的想法。
於是李自成點點頭,表示同意了左光先的話,並且接著說道,
“此次遼南戰事不同以往,不是山海關大戰那樣在一個地方投入所有兵力決戰,也不是像先前開辟新戰場那樣的大部隊開上去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是一場在雙方都知道會在哪裏發生的大戰,圍繞蓋州,戰鬥地點也不止一處,諸位要萬萬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