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指揮戰事,多爾袞此時已經來到了蓋州:
當然,這也是一種表態,表明清軍絕對不會放棄遼南。
不過,剛來到蓋州不久,多爾袞就收到了一個大大的壞消息:
順軍劉芳亮部走黃骨島北上,已經攻取岫岩,順軍大部隊自山上而下,大片嶺關和石門關岌岌可危。
多爾袞愣了一下,隨即叫人拿來地圖:
盯著地圖看了一陣,多爾袞心裏愈發煩躁。
現在清軍大部隊正在熊嶽一線和順軍反複爭奪,熊嶽城已經多次易手,清軍一度將順軍壓迫至沙河一帶,但隨著順軍援軍抵達,清軍成了強弩之末,又被順軍趕回了熊嶽。
如今順軍正在圍攻熊嶽,不出意外的話,熊嶽將再次易手。
多爾袞思考了一陣,現在岫岩丟了之後蓋州的防守壓力陡然增大,而且順軍極有可能繼續東進北上,向著鳳凰城,連山關一帶進軍:
當然也有可能全數向著蓋州撲過來。
想了一陣之後,多爾袞最終做出決定:
他對自己的戈什哈說道,“立刻去通知譚泰和圖海,他們就算死絕了也不能讓順軍破了大片嶺關和石門關,還有,讓尼堪頂住,岫岩丟了我不怪他,要是連山關再丟了我一定會親手殺了他!”
接著多爾袞又說道,“讓多鐸加把勁,把順軍壓回到複州去,順軍組織了這麼多人馬,後勤消耗不會小,隻要堅持個把月,順軍必定不戰自退。”
“唉,”多鐸接到多爾袞的指令後皺起了眉頭,蓋州到複州這一線剛好形成一條狹長的平原地帶,想要突破沒有什麼取巧的辦法,隻能硬著頭皮往前啃:
就跟在遼西走廊打仗一樣,這樣的地形讓多鐸非常不爽。
因為順軍占據了火力優勢,這樣硬啃對於清軍來說是不小的負擔,而且順軍的海軍在海岸四處遊蕩,時不時就從兔兒島和深井墩一帶登陸襲擾,這使得清軍占下了熊嶽也很難守得住。
但是熊嶽又不能落在順軍手裏,失去熊嶽之後,蓋州前麵就剩下一個榆林鋪了,雖然榆林鋪已經被清軍打造成了一個要塞般的存在,但是沒有戰略緩衝地帶的堡壘其實作用也就那樣。
不過他也知道多爾袞的難處,總不能讓順軍真的一路平推到榆林鋪吧……
歎了口氣,多鐸隨即點起兵馬,準備和熊嶽城外的順軍打一場。
熊嶽城外,在不知道第幾次丟了熊嶽之後,指揮進攻的李過準備故技重施:
讓施琅率領海軍再次衝兔兒島和深井墩登陸,前後夾擊,迫使清軍撤出熊嶽城。
是的,順軍的計劃中,熊嶽城就是一個消耗清軍的地方,反正清軍沒有海軍,順軍的海軍想在哪登陸就在哪登陸:
除非清軍在兔兒島和深井墩布置重兵防守,但那是不可能的,在海邊布置重兵簡直是找死行為,是上趕著讓敵人來殲滅自己,清軍諸將是不會做出這種蠢事的。
就在順軍準備對熊嶽發起又一輪攻勢的時候,熊嶽的城門緩緩打開,清軍主動從裏麵殺了出來,向著順軍發起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