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雷蒂納談完之後,李自成又與奧斯曼使者談了談:
相比於法國人,奧斯曼與其說是來談結盟的不如說是來搞象征性外交禮儀的:
奧斯曼使者與大順商定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雙方互派使者常駐,並且簽訂盟約。
當然現在奧斯曼和大順是真沒什麼聯係,兩家人的盟約可以說隻是大順和法國的盟約附屬品而已,簽署盟約完全是因為要形成【大順-奧斯曼-法國】三方盟約而已。
當然要說法國和大順締結的盟約目前有多大作用也不是,這個盟約對於法國和大順兩國來說同樣處於一種聊勝於無的存在:
這時候的法國在遠東沒啥據點,大順在歐洲更是什麼都沒有。
不過這不妨礙兩家人建立盟約,這樣的關係對於兩國來說都是踏出了一個重要的步驟,大順在法國設立使館之後將正式踏入歐洲的圈子,同時法國也將在遠東獲得商業據點。
至於雷蒂納提到的正在趕往大順的英國,如果英國人能幫忙的話李自成倒是可以給英國人在大順貿易的權力:
反正在這個時間點,國際貿易上大順是絕對的貿易順差,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貿易上和華夏爭雄,華夏那冠絕全球的手工業讓全世界其他國家隻能跪著求大順給大家夥一個送銀子的機會。
不過就算英國人不來李自成也準備對菲律賓動手了,至少要揍西班牙人一頓,不然西班牙人太跳了:
給明廷提供火器物資倒無所謂,現在明廷也威脅不到大順了,這幫家夥老是往清廷倒騰東西就太過分了。
當然,最好還是等英國人到來之後一起動手,大順的海軍剛剛建立不久,李自成不想讓海軍損傷太大,海軍不比陸軍,恢複起來難多了。
正當李自成思考著要怎麼收拾西班牙人一頓的時候,兵部尚書喻上猷一臉奇怪地走了過來。
李自成見喻上猷過來也是頗感意外,大順很少被人主動襲擊,所以喻上猷還是很少主動來找他的。
“喻尚書,怎麼了?韃子進攻了?”李自成第一反應是清軍又準備搞事了。
喻上猷搖搖頭,對李自成說道,“不是遼地的事情,是來自九州島的消息,駐紮在九州島的西營發來文書,說幕府好像在頻繁調動兵馬,看起來準備打一場大仗似的。”
李自成愣了一下,他還真沒想到是來自日本方向的消息。
自從順軍控製了九州島之後,幕府和順軍都保持著一種“不打不和不談”的默契狀態,怎麼現在幕府突然又要搞事情了?
九州島那邊被李自成分給了西營諸將去管理,因為李自成覺得以他們的戰力應付幕府應該是足夠了,當年西營打九州島就是摧枯拉朽的。
於是李自成說道,“這事讓李定國和孫可望他們去處理,告訴他們,我們絕不做發起戰事的那一方,但是一旦戰事爆發,一定要打大仗,打勝仗。”
頓了頓,李自成又補充道,“打下來的算西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