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國家寶藏》出圈、大火,各種官媒的報導也陸續發出。
華夏青年報:上下五千年——最“年輕”的文博探索類節目!
華夏日報:講述文物前世傳奇,文化興盛繪就“詩”和“遠方”新畫卷!
華夏都市報:別具一格的節目:《國家寶藏》帶你走進文物背後的溫度與故事。
官媒的報導多是從節目形式新穎、社會意義上寫文章,而一眾娛樂媒體就簡單直接許多。
有對黃正民炸裂演技的稱讚;
有對影後魏冰和黃正民“同台”的八卦;
有對節目製作水平之高的感歎。
但最多的還是對於葉知秋的報導。
同為三位“國寶守護人”之一,原本葉知秋的人氣未必領先知名演員和李威和影後魏冰多少。
然而當媒體發現葉知秋在節目組幕後的特別顧問、編劇、音樂總監身份時,情況就不一樣了。
原本得知葉知秋會在第一期節目出演,網上還有關於“演技是否hold得住”、“葉知秋是否會拖後腿”之類的討論,但現在這種聲音已經銷聲匿跡。
不說葉知秋在舞台上的表現令人驚豔不已,當眾人把目光聚焦三人演技比較上的時候,葉知秋已經站到了更高一層的位置。
連李威和魏冰演繹的故事劇本都是人家寫的,這樣看下來...
當然是葉知秋更牛逼啊!
於是,各種娛樂媒體對於葉知秋的報導就變成了——我吹爆!
不但如此,《國家寶藏》播出第二天,各地博物館的門票銷量都有了明顯增長。
國家博物館的到訪遊客人數更是暴漲,由於遊客太多,不得不采取了分段限流的措施。
國博館殷館長笑得合不攏嘴,直呼按這個情況下去,今年的文物修繕費用妥妥地充裕了。
果然還是年輕人的法子靈啊!
......
影視城,《錦繡公子》劇組。
一段對手戲結束,身穿精致古裝長袍張藝凡從台上下來,立刻有助理拿來外套披上。
另一名助理細心提醒:“藝凡哥,外賣到了。洲際酒店的,先吃飯吧。”
張藝凡點點頭,往休息室走去,兩名助理亦步亦趨跟在其身旁。
披著大衣的張藝凡所經之處,工作人員、群演、演配角的小演員們紛紛打招呼。
雖在同一個劇組,但演員的地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張藝凡這種頂流兼男一號,整部劇中扛大旗的存在,自然是“人上人”般的存在。
張藝凡自然不是常駐劇組拍戲的,比如臨時有其他商業活動,回劇組遲到了,所有群演就隻能都等著他。
不誇張地說,幾乎整個劇組都在圍著他轉。
回到休息室,張藝凡在擺滿菜肴的桌旁坐下,打招呼道:“珂哥,看啥呢那麼出神。”
經紀人楊珂眉頭緊鎖放下手機,遞給張藝凡,“你看看這個。”
“昨晚的《國家寶藏》節目,網上都是在讚那個葉知秋演技的。”
張藝凡一愣,下意識接過手機道:“冰姐參加那個綜藝?”
“他不是從來沒演過戲嗎,買的水軍吧。”
張藝凡這麼說是有緣由的,這種方式在行業內都不是什麼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