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分析,就是找到“自我實現的價值”。
挖掘到這種需求層次時,人的動力將是無限的。
果然,聽進心裏的林謹曼開始了出書準備。不再跟著趙旭仁同進同出,而是拉著女兒逛書店,去圖書館看書借書,甚至讓國外的兒子買一些相關書籍寄來華夏。
她也不再勸喬娟出國讀書,然後嫁入豪門做闊太太。而是帶著喬娟一起看書寫文章,鼓勵她多投稿。
喬果覺得這些還不夠,林女士要是寫書的話,應該再多些實操經驗。於是把她介紹給張醫生,讓兩人就急救方案進行深入交流。
這可是雙贏的事情。
對張醫生來說,林女士在國外學專業護理,還當過護士,見多識廣,完全可以彌補方案裏的漏洞。
對林女士來說,張醫生的想法思路雖然不夠完善,卻夠新奇夠先進。張醫生甚至還邀請她做了第一堂急救培訓的講師,讓她收集到豐富的寫作素材和案例。
林女士忙得熱火朝天,有時候半夜突然想到點什麼,還會從床上驚坐起,然後跑到桌子邊伏案寫作。
這樣自信滿滿又有精神頭的林女士,整個人都像在發光一樣。讓她的先生趙旭仁既欣賞又不是滋味。
太太都這麼努力了,自己這樣閑著,似乎好像大概不太合適。
於是趙旭仁每天一早就到小飯店幫忙,飯點過了後,就在文化街四處溜達。
他是做小百貨起家的,如今開了三家百貨商店,正準備聖誕節開第四家。所以看看這些粗陋的小商鋪,除了回憶感歎自己的創業經曆,還會指點一下他們的銷售方式。
比如建議孫大娘這種品類多,價格不統一的零食鋪子,“你們買個計算器,按幾下就能算出價格,又快又準確,比心算方便。”
原以為隻有自己指導別人的份,哪想到,逛著逛著,就被家家或賣或送盲盒的舉動吸引。一打聽才知道這是文化街特有的活動,還有後續,下一波高潮會在文化街試營業時揭曉。
趙旭仁立即嗅出了其中的奧妙,趕緊找到發啟人,也就是喬果,詳細聊這個方案。
“阿果,你太了不起了,怎麼會發明這麼聰明的玩法!你到底是怎麼想到的?”趙旭仁眼睛亮亮地盯著喬果,神情和林謹曼女士一模一樣,不愧是夫妻倆。
喬果有些不好意思,這哪是自己發明的,不過拾人牙慧而已。隻好含糊地說:“在廣市考察玩具廠時,看到倉庫裏有這麼多質量不錯的玩具,覺得就這樣堆著變成廢品太可惜了,所以才想用這個辦法試試。”
兩人坐在家政所接待廳裏,來來往往的人不少。趙旭仁發現不是談話的好地方,於是把喬果拉到小飯店裏。
此時是下午最清新的時候,小飯店裏除了打掃衛生準備晚上食材的施陽,再沒其他人。
施陽見到喬果,立即曬出大白牙和小梨渦,“你們聊,我去給你們做點酸梅湯,這是師傅前天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