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波斯使者(3 / 3)

“先生一定是從那些傳教士口中聽聞的吧,那都是在吹噓哄騙你呢。”

“半年前,景德鎮就打死了兩個來路不明的人,這兩個家夥居然試圖盜取瓷窯的高嶺土!而搜身之後,兩人身上竟然藏有十字架。”

“十字架來自哪裏,想必也不需要我多說了吧?”

後世曆史書隻說中國有四大發明,朱老七現在就很不認同。

蠶絲同瓷器為什麼不列入?

依他來看,這兩樣東西對世界的影響絲毫不遜色於那四個。

穿衣若沒有絲綢,你也配稱貴族?

吃飯若沒有瓷盤,你好意思說自己是文明人?

養蠶技術已經不可避免的外流了,但刺繡以及紡織工藝還沒有完全流出。

燒瓷則是我大明獨霸全球,工藝技術還沒有外流。

朱老七是越想越怕,這玩意必須嚴格保密起來。

嗯哼,就還有茶葉,後世英國佬偷茶樹移植錫蘭印度,這特釀要少賺多少銀子?

幾人聞言,神態不由認真起來。

趙士楨凝眉道,“想不到我國瓷器,竟然被這麼多人惦記。那確實要盡快頒布法令,廣而告之,尤其海關,更要嚴查才可!”

畢懋康也認真點頭,“附議,我瀛州財源,唯這三項獲利最多,萬萬不可被外人學了去!”

徐光啟猶豫片刻,搖頭苦笑。

“老夫也明白其中的道理,隻是學問之道,在於互通有無相互學習,我瀛州也從各國學到了諸多知識技藝,就比如數學,天文、地理,鍛鐵等等,而反過來卻不許旁人學咱們,終究有些......有些過於霸道了些。”

我華夏人啊,就是進化的太快了,同世界人民的道德水準嚴重脫節。

別人還在談弱肉強食呢,咱這已經誕生了世界大同思想。

“先生,學問自然可以探討,但技藝同學問又有不同啊。”朱常瀛勸道,“就說這玻璃,我瀛州搞了這麼久,五顏六色的玻璃倒是可以量產,透明度不高的也勉勉強強,用來做窗倒是足夠。但用來做望遠鏡的透明玻璃則還是需要進口。”

“在歐羅巴,也隻有一個叫威尼斯的地方能夠生產出高透明度的玻璃。一兩百年了,配方從未外傳過,令歐羅巴諸國羨慕不已。我聽說他們富的,吃口鹹菜都要蘸蜂蜜的。”

“至於其他技藝,您以為他們不想保密麼?隻是因為歐羅巴大國小國太多了,你偷我的我偷你的,想要保密也不能罷了。”

“至於您說咱們學了人家的本事。嗯,這我承認,但咱們也付出了足夠的代價。”

“先生,我以為國與國之間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同的。人與人之間要講師生情分,講道德義氣。但國與國,終究還是要以利益為先,兼顧情誼,而不可被世俗觀念所束縛。”

“當然,我也不是說完全不講情誼,就比如琉球王、蘇祿王,我待他們還是蠻好的。”

徐光啟的嘴角動了動,似乎不想繼續這個話題了。

那琉球王室已被架空,無任何世俗權力了,日後也不知道是個什麼結局?

那蘇祿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簡直是個土匪,也不知做了多少見不得人的事。

唉,有些事還是不知道的好。

“可是嚴詞拒絕,似乎也不好吧,殿下不是一直覬覦人家的戰馬麼?”

朱老七瞪了一眼孫元化。

“那怎麼能叫覬覦呢,咱那都是花費真金白銀買來的。不賣就不賣,又不是沒有其他可以購買戰馬的地方。”

孫元化莞爾。

“是我口誤,殿下勿怪。臣的意思,北方部族以販賣馬匹為業,薩法維也是如此,但我瀛州卻缺馬,購買來的馬匹大多不是為了利而是為了使用。那麼殿下是不是問一問使者,要那300工匠做什麼?或許人家不是為了經營獲利,隻是為了燒瓷自用呢?”

咦?倒也有理!

朱常瀛馬上吩咐人去請那使者。

賈內爾剛剛返回館驛,這又被叫了回來,也是一臉懵。

被問之後,賈內爾方才說明緣由。

“我國剛剛遷都伊斯法罕,偉大的阿巴斯沙阿正在籌備修建國王廣場,國王大清真寺。按著沙阿計劃,大清真寺內外皆需使用精美瓷磚用來裝飾,所以才向貴國求取300工匠。”

“請殿下放心,我國必厚待工匠,給予優厚的報酬。同時,我國沙阿也會對殿下的慷慨給予回饋。”

朱老七眼前一亮,原來是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