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國以大乘佛教為國教,廣建寺廟,僧侶眾多,這些玩意不事生產,對平民壓榨更重。
明明是稻米產區,卻荒蕪處處,幾十裏不見人煙,正經的道路也沒有幾條。
總之,內憂外患,國將不國。
瀛州軍對真臘沒做過什麼,大明商人在真臘活動實際上對該國也是有利的。
至於南部領土問題,實話說,南部都是自治土王,隻是名義上的從屬,對於真臘來說沒什麼實際意義。何況他自己都半死不活的,也管不了別人死活。
比如所謂的麻族,同時也向占婆、廣南阮氏稱臣,四處認爹,求施舍點好處罷了。
簡單來說,真臘東部的威脅不是核心利益,但暹羅卻踩著真臘的心肝肺。
劉景同金全德一番商議,認為此事不似作假,要求真臘統帥親自來談判。
波涅嫩,當今國王巴龍的兒子之一,王位的有力競爭人選。
真臘王位繼承,沒有形成規則,大抵隻要是王族就都有資格,本來就亂,加之暹羅從中操控,這就更加亂糟糟。也不好說這個人有幾分把握登上王位。
波涅嫩當真來了,兩方會晤。
按他所說,隻要大明能幫助真臘驅逐暹羅人,擺脫暹羅控製,真臘願意臣服於大明。
這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但談到合作細節,波涅嫩卻兩手一攤,沒錢。
暹羅每年刮地三尺,真臘已經窮的不能再窮。
沒錢也不是問題,劉景大手一劃,自西貢至麻坡整個同奈河流域劃歸大明,就幫你幹暹羅人。
因為暹羅近來的態度轉變,令瀛州極為不爽,金全德也沒有理由反對。
暹羅,這個在瀛王口中可以結交的友好之國,非但將華人排擠出核心圈子,還大肆雇傭小日子充當其近衛。近來,又與尼德蘭人、不列顛人、薩法維人勾搭上,這就直接導致華商在暹羅利益受損。
南洋商行幾次協商,也沒什麼效果。
如果仔細分析,暹羅的反應有其道理。
在馬六甲半島,瀛州的進駐令暹羅痛失北大年、吉打幾國宗主權。
在暹羅灣,勇威島成為瀛州掌控周邊海域的不沉戰艦,而且那島上還有玉石礦,農田被大舉開發,儼然指向暹羅褲襠的一把利劍。
在真臘,瀛州同樣小動作不斷,且不承認暹羅對真臘的宗主權。
好吧,這麼看瀛州確實做的有點過分。但天下之事皆在於爭,暹羅的體量還不夠看,你特麼不配合那就是錯!
幾番接觸,一份秘密協議簽訂。
瀛州支援真臘火繩槍八百支,各式火炮三十門,若幹盔甲武器,以及貸款白銀五十萬兩。
真臘放棄麻坡宗主聲索,正式割讓同奈河流域與瀛州。
協議簽訂,兩方假打一場,波涅嫩匆匆撤軍。
目前,這份協議正在執行中。武器裝備預計年中可以備齊。兩千真臘軍暫駐西貢接受軍事訓練。
駐勇威島海軍與駐華英海軍聯合作戰,徹底封鎖湄公河幾大出海口,阻斷其他勢力滲透,擾亂真臘局勢。
後續如何,還要看形勢發展。
對於這份協議,朱常瀛以為十分可以。
瘋狗團隊培養成熟,知道怎麼咬人了,很好。
朱常瀛給西貢的指示,維持真臘國祚,不過分幹預,使之成為瀛州暹羅之間的緩衝,盡量避免與暹羅直接武裝衝突。
有了這份協議,西貢移民迫在眉睫。不管日後如何,先把地盤鞏固下來再說。
湄公河下遊地圖,已經掛在朱老七書房許久了。
西貢就是後世安南的上海,整個中南半島最大城市,沒有之一。這是曆史的選擇,追隨曆史總是沒有錯的。
隻是想要大舉開發,變沼澤為農田,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大筆投資,更需要吸引勞動力過去。
由此,才有了這份《鼓勵西貢移民案》。
送牛送工具送船票,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一個成年男丁十兩,一個成年女性六兩,第一期一萬個名額。
市舶司,本島各縣同時發布通告,報名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