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王妃,毛衣,野心(3 / 3)

時代變了,瀛州不搞軍戶戍邊那一套,而是要以利誘人。

海參崴處於戰區,不適宜搞大開發,但永寧可以。

適宜東北種植的糧食,保暖的棉花,發達的造船業手工業,強大的軍隊,大量的過剩人口。要素齊全,那麼有什麼理由不搞東北大開發呢。

黑龍江、鬆花江、嫩江、烏蘇裏江、精奇裏江、夏秋行舟冬春雪橇,沿著水路直接可以勾連東北腹地,並將勢力推進至貝加爾湖附近。

雖然貝加爾湖不與黑龍江相連,但距離不遠,經由多方地圖比對,兩者間的距離不會超過三百裏,大約北京至天津距離。

我大清源於東北卻不開發東北,還搞什麼柳條靖邊,這才令大毛有機可乘,鯨吞了這麼多土地!

大清也好大明也罷,同人家沙俄相比,簡直渣的不能再渣。

議事會上,楊家春雙手托盤,當眾賜予柳敬開。

那是一件毛衣。

毛衣很普通,但卻是王妃親手所織。

永寧宣慰司幫辦柳敬開當時就跪了,手捧毛衣,老大的漢子淚珠如線,這就怎麼也控製不住。

授賜的不僅僅有他,總計二十九件毛衣,都是朱老七女人親手所織,對有功之人一一頒發。

“王妃娘娘說,女人家也沒什麼本事,隻能做些手工對邊疆有功之臣聊表心意。你們受苦了,家裏邊都知道。”

“時間太緊,王府上下總計織毛衣四百六十二件,不足全體將士所需,本宮甚憾。”

一席話,會場哭聲連片,叩首不停,就簡直了,也不知身在屏東的兩口子能不能感受到這份忠誠。

這是真感動了,不要說古人便是現代人,深得老板賞識又有幾個不拚命的。

不客氣的說,這毛衣不能穿,要當傳家寶來供著。

論拿捏人心,朱老七也是越來越順手,就是有點費老婆。

表演繼續,三名水靈靈的女官被請到前台。

方才的場景,幾個女官也大受感染,眼圈都哭腫了。

王府出品,必屬精品,往那一站就帶著貴氣,秀麗端莊,服飾華美,觀之賞心悅目,美妙不可方物。

“王妃娘娘特遣三位女官前來永寧,不為別事,隻為教授永寧婦人編織毛衣,此為家事亦為國事,不可怠慢。”

“怎敢,我永寧當三位仙女活菩薩供著。”

一席話,在場眾人歡笑起來,倒是三位女官被鬧的大紅臉,轉身小碎步跑掉。

這毛衣毛褲確實是好東西,皮毛雖好卻很難做到貼身,關鍵是貴,死貴死貴的,幾千人的部隊,怎麼可能做到人手一件呢。

絕大多少人隻能靠著羊皮襖棉衣棉褲禦寒。

這些玩意雖然管夠但威嚴不足,看著跟馬匪一個德行,這令一直致力於打造軍人形象的朱老七如何忍受。

毛衣毛褲有了,秋衣秋褲也為期不遠,外套則是毛呢大衣。

這一套下來,德軍軍裝提前三百年現世,簡直帥出天際線。

一番操作下來,楊家春倍感滿意,軍心民心可用,隻要心氣不失,即便北疆如何艱苦也能將其啃下來!

第七日,楊家春登上去往薩魯溫的補給船。

船隊經卜魯兀、紮嶺、福山、忽林,花費七日時間抵達薩魯溫。

沿途多霧天,兩岸盡是沼澤平原,水鳥時不時翱翔天空,遮天蔽日,野鹿成群,仙鶴長鳴,放眼處無一不是美景。

偶爾,得見那乃人村落,那乃人以魚叉捕魚,魚叉有三股有兩股,無船,以木排為筏。

漁人使用魚叉出神入化,十有八九種,幾十斤的大魚一提一甩便飛到了岸邊。

楊家春看在眼中默默記錄在案。

山中人擅弓箭河邊人擅鋼叉,女直人的戰鬥力融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般人稍加訓練,戰鬥力怎麼可能不強呢。

如此,也難怪瀛王一直對大明不能歸化其民為我所用而耿耿於懷。

薩爾溫,隻駐紮有一個連隊並三十名工匠,正在大興土木建設營寨。

詢問宣慰使大人去了哪裏,答曰去了野馬河。

早兩日前方探報,達斡爾人同乞列迷人因為狩獵鹿群產生分歧,在野馬河畔大打出手。

得知消息之後,項鵬飛便馬上率領三個連隊殺了過去,說是要觀摩土著作戰。

聞言,楊家春一陣頭疼,這位宣慰使大人還當真不好見。

觀摩個屁啊,這下有熱鬧可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