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朝鮮王的小辮子(1 / 3)

萬曆44年五月初二,王妃分娩,瀛王府喜迎嫡次子。

相比於第一次的雙胞胎,王妃這一次的分娩就輕鬆多了,紮馬步幾次用力,這孩子就滑了出來……

聽她繪聲繪色講述生孩子過程,朱老七都驚呆了,難道紮馬步還能鍛煉到那個位置?

如果這樣,那是不是要普及一下?

嫡次子的降生,令瀛州官場再一次普大喜奔。

人自打出生就不一樣,朱常瀛的兒子也不能避免。他無所謂,但中樞官員比他還要在意王妃肚子裏懷的是個啥。

兩個嫡子,哪怕有個意外也總會留一個,傳承穩固,效忠有了明確對象。

然而朱常瀛卻等不到孩子滿月便要出行。

坐不住了,被氣的,簡直要爆炸。

一月初,朱常瀛命曹化淳秘密前往遼陽,把別的事都放下,全力主持遼東情報工作。

二月頭,曹化淳抵達遼陽。

至五月頭,先後傳來十一封密報,總結起來有如下幾條。

後金建國,大明封關,取締互市,然而走私猖獗,地方文武官員多有參與走私,封關禁令執行不力。

軍隊邊軍武備鬆弛,火器多老舊不堪使用,戰馬缺額嚴重,兵額報備與實有人數嚴重不符,缺額在半數以上。

官員貪腐嚴重,苛捐雜稅尤多,遼東百姓對朝廷之敵視甚至比之後金更甚,常有軍民逃至後金謀生。

朝鮮國無視封關禁令,於邊境同後金有大筆交易,糧食布匹鐵器交易數額巨大。朝鮮商人從後金手中收購皮貨人參等,再經由釜山與日本交易,往來獲利。令人不得不懷疑朝鮮國小朝廷有意縱容,甚至參與其中。

43年全年,韃靼察哈爾部林丹巴圖爾聯合內喀爾喀卓裏克圖巴圖魯襲廣寧至錦州多處墩堡,擄掠邊民兩千眾,邊軍疲於應付,卻收獲甚少。

後金與韃靼科爾沁部、內喀爾喀諸部多有聯姻,戰馬牲畜多有所得。

山西張家口商賈溝通韃靼部,與後金有染,其商隊於漠南、關外行走如常,甚至有販賣大同軍庫武器與外敵!

四月,遼東巡撫郭光複病亡,朝廷以李維翰接任巡撫。調查李維翰過往,此人乃巨貪,家中豪宅廣廈土地田畝皆在其為官之後所得,過往政績也盡是捏造!

一月以來,偽金累計犯邊十三次,擄掠漢民三千,邊軍與後金發生四次小規模衝突,皆敗。

至如今,各地駐軍少有巡邊,多閉門自守。

艸他們的釀,日他們祖宗!

死太監高淮被召回京城已經三年,遼東有變化嗎?

沒有!

年初朝廷撥軍費八十萬兩,米糧四十萬石,有效果嗎?

沒有!

爛透了!爛透了!沒特釀一個好消息。

朱老七又氣又急,卻對朝廷毫無辦法!

上書麼?你怎麼知道這麼多?要幹什麼?一連串的麻煩便會找上門來。

曆史變了又沒變,不過這也不重要,他本來也對這段曆史知之不多,重要的隻有一點。

萬曆什麼時候駕崩!

五月十日,朱常瀛於王府集會,重要文武官員聚齊。

朱常瀛當眾宣布將巡視海疆,歸期不定,離開期間,將政事全權委托與王妃。

隻是個形式,諸般事務陸陸續續早有交代,王妃攝政也不是第一次了,就很尋常。

麵對朱常瀛的這種獨斷專行,一眾高官表示無可奈何,也曾有人勸諫,但三兩句便被朱常瀛打發了。

誰說我要去北疆,南洋各地民生如何,我不應該去看一看麼?

咬死了不承認,沒有軍權的文官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五月十三日,艦隊於屏東港起航。

五月二十五日,抵達濟州島大靜縣。

二十六日,朱常瀛於馬場接見李朝使者李爾瞻。

為什麼有李朝官員出現在大靜?

因為狗日的李琿將他給告了!倒也不是狀告他,而是狀告海參崴。

在朝鮮奏本中,言鯨海沿岸徒門河以北有疑似大明海盜建城設寨,與女直勾結,請求大明予以徹查。

朝廷拿到奏本就還挺重視,直接把一份副本送至澎湖轉屏東,要求朱常瀛負責調查,如有叛賊就地剪除……

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麼?

海參崴同朝鮮沒有接觸,轉運海參崴物資也不在釜山而在釜山外島嶼租界區。

那麼就奇怪了,朝鮮是如何知曉海參崴存在的,又為何狀告?

就搞的朱老七很被動,像模似樣的做了份假調查報告給朝廷,言說那確實是一夥海盜,不過並未資敵反而與建州結仇,於國朝無害,並將一些繳獲送至京城以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