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們一走,來福便將四個男工帶了過來。
楊晚照例給他們講解了作坊的規矩。
這四個男工除了第一個是楊晚挑的,剩餘三個都是來福選的。
來福選的三個男工體型健壯,一看就是幹活的好手,就楊晚挑的那個相對瘦弱一些。
楊晚問他,“你叫什麼名字?”
“牛大山。”
剛剛楊晚打量幾人的時候,牛大山就頗為不自在,他的身板確實比別人差一些,深怕楊晚會嫌棄他。
還好,楊晚問完名字並沒有多說什麼,簡單叮囑幾句就讓他們回去了。
“來福,牛大山的情況你知道多少?”
楊晚之所以注意牛大山,是覺得他腦子比較靈活,以後若有機會,可以讓他幹點別的事。
“回小姐,他是佃農,也是逃難來的,父母皆亡,家中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幼妹。”
“他家佃到的地不多,僅有三畝,隻勉強夠糊口,農閑時四處給人打短工。”
楊晚點頭,牛大山的情況是大多數難民的現狀,能過上富足生活的是少數。
翌日。
楊晚帶著所有員工進作坊培訓。
作坊有專門的更衣間,用於更換工作服,工作服其實就類似於白大褂一樣的,套在自己衣服外麵便行。
工作服還在趕製,起碼得花兩三天,這期間正好用來培訓。
穿過更衣間才真正進入到作坊內部,裏頭空間很大,四周有許多用來通風的窗戶。
裏頭有用來發酵的房間,有用來存放辣椒薑蒜的庫房等等。
楊晚帶著人邊參觀邊講解,每一道工序要做什麼,該注意哪些細節都事無巨細的交代清楚。
如此過了兩日,作坊正式開工。
開工之後楊晚帶馮氏親自盯著,直到第一批產品成功做出。
楊晚隨手挑了一壇出來,底下的員工們緊張的盯著。
打開蓋子,楊晚用手輕輕扇了扇,沒有黴變的異味,隨後便拿一把特製的勺子,勺子手柄很長,輕易就能伸進罐裏。
舀出來的糟辣椒色澤鮮亮,楊晚和馮氏挑了一小塊仔細品嚐,
酸辣鹹香,味道很正宗。
“不錯!”
楊晚道,“萬事開頭難,咱們這頭算是開好了,今日每人的工錢加十文,以後好好幹!”
底下的員工們麵露喜色,紛紛大聲道謝,“多謝東家,東家仁善!”
楊晚擺擺手,“行了,接著幹你們的活吧,以後作坊效益好了會給你們發獎金的。”
女工們聞言越發高興了,剁起辣椒來幹勁十足。
不會畫大餅的老板不是好老板,適當的畫大餅有利於員工的積極性。
再說,楊晚可不是空口白牙說大話,她是真準備給她們發獎金的。
第一批成品有一百壇,楊晚招呼搬運工們小心將壇子搬到馬車上。
三輛馬車來回運了幾次,總算將所有糟辣椒運到城裏的鋪子。
明澤在接到消息時就開始宣傳糟辣椒,酒樓飯館來買菜時便告知他們過幾日鋪子會上辣椒新品,
不用明澤多說,他們立馬就搶著預定。
自從有了辣椒,酒樓飯館對辣椒的運用直接影響到生意的好壞。
如今有了辣椒新品,他們自然得搶先定下,好有足夠的時間研製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