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深入走訪,找縣領導問清楚!(2 / 2)

“支書,路要是能夠修好,季吧小季收不收有什麼,大家也都沒有點多少!再說還可以用來喂牛馬嘛!”老拐淡淡而言。

顯然對吳有良說修路的事還是沒有抱多大的希望,吳有良有一種不知道如何發泄的情緒,瞬間衝入腦中。

究竟是如何做的?讓村民對一級政府政府這麼懷疑。

他和李成龍又走了兩家,還是一樣的說辭。

接著又到了卡樹組、小河組,都是一樣的說辭。

之前大家都同意出讓土的,隻是最終都沒有修成,所以傷了大家的心,導致如今已經不相信這條路能夠修好。

李成龍陪著吳有良一直走家串戶,不時解釋。

因為很多人聽說是要修路,了解情況,就會有情緒。

根本不願意相信吳有良這個年輕小夥能夠將路修好,或許是賭氣,都說隻要他能夠修路,大家都願意置換土地。

至於是不是真的都是這樣的想法,吳有良並不清楚。

隻是在不斷走訪中,心情越來越沉重。

作為一個村的支書,要是所有群眾對你開展工作都持懷疑態度,內心當然會非常失落,吳有良就是這樣的心情。

所以當李成龍詢問,是不是還要繼續走訪?他黯然而言,不再去了解,準備先回去想想。

這一次的走訪,讓吳有良有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對自己決定的懷疑,不是決定修路的事,而是對自己進入體製工作的質疑。

他不知道自己曾經的種種想法,是不是不對?

按說自己本就是農村人,想法最接近農村的群眾。

可在和大家接觸之後,發覺這些人已經完全不相信他,不相信他會為大家著想。

因為他當前的身份已經不一樣,他是代表村裏麵去了解情況。

在這些村民的眼中,他甚至是代表小河政府,一定程度還能代表坊運縣政府。

村民就是因為他這個身份,所以不願意相信他。

這一種感覺非常不好,他不知道李成龍說的話是不是正確,但資金的事始終沒有接到通知。

他已經基本相信,縣長給自己的話就是敷衍的說法,野雞箐修路的事,有可能根本就沒有真的要上什麼常委會,更不會真的給自己修路的錢。

這也是他不打算繼續走訪的原因,他一定要搞清楚縣長是不是真的會給錢?

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複,也免得自己一直將心思撲在這上麵。

他已經知道要修路,最關鍵的不是土地的協調問題,而是資金的問題。

並且這樣的情況李成龍清楚,田大文也非常清楚。

上麵政策要求抓好新農村建設,公路都沒有修通,如何發展新農村?

他深深懷疑,這些資金究竟是不是真的有出處?他一定要徹底弄明白。

他決定再到坊運縣去找縣長,他一定要得到一個自己能夠接受的結果。

就算死也要死的明明白白,這就是他走訪之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