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高興的有些早了。
因為自從那一次撰寫材料之後,他的工作就和無盡的材料脫不了關係。
章常懷甚至在他撰寫材料不久後的部職工會議上,說了具體的情況,還說材料他根本沒作任何修改。
書記之所以簽批,完全是因為文章立意和行文作風。
有了書記的簽批,有了部長的肯定。而吳有又是一個跟班學習的人,所以他的工作有了無盡的材料。
不管是不是二科的材料,隻要涉及麵大,要求落實快的文稿總會轉到他手中,讓他馬上擬寫材料。
這就是他在市委組織部學習的常態,基本已經和擬寫材料脫不開關係。
初時,吳有良心中還頗為高興。
直到他發覺自己加班的時間越來越多,材料要求完成的時限越來越短,他心中開始有一絲怨意。
本來不是自己職責內的工作材料,為什麼要讓自己寫?難道自己來之前,其他人不寫嗎?
劉芳黎總是將一句話掛在嘴邊,就是二科現在有一支筆,是部裏麵工作材料的產地。
隻要有材料送到他手中,絕對能夠高產輸出。
吳有良心中雖然有怨,但對於材料的撰寫還是不遺餘力的。
隻是對於別人要求擬寫的材料,他已經不像之前一樣來者不拒,而是開始選擇性接受。
也開始思考自己的材料質量真有那麼高嗎?他清楚記得,之前在小河的時候,一般上報的材料總是被要求反複修改。
難道是縣裏麵的要求更高嗎?這讓他更加不解。
仔細想著自己之前寫的材料和當前的材料,終於悟出寫材料的一些見解。
到了市委組織部二科之後,他從第一篇材料開始,一直都不敢有絲毫懈怠,材料總是力求簡潔和可實施。
或許這就是他的材料被看好得到原因,因為這就是撰寫文章的關鍵。
到二科已經有半年多,他除了寫部領導要求撰寫的黨建、組織工作材料外,就是撰寫信息簡報報送省裏麵。
還有就是和其他部門聯合調研的材料,寫不完的材料讓他看到了市委部門的工作情況。
他的加班是常態,部裏麵其他同誌加班也不少,很少有按時下班的。
他也將自己始終撰寫材料的工作情況和劉芳黎作了彙報,希望自己也能參與一些其他的工作。
畢竟是來學習的,他希望自己能夠什麼都見識一下。
最為關鍵的是,他感覺材料撰寫已經不像之前一般容易過關,他要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材料,需要查證若幹材料才行。
這是他之前工作的許多想法已經被使用光,文章需要有新的東西注入才會有靈魂,所以他後麵的材料才會這樣。
“小吳,材料也寫得差不多了,這半年來,我們二科可是部裏麵最紅的科室了,還是老好人!
這是對你的鍛煉,也是抽調的目的,因為你不是部裏麵了解抽調的人,而是蔣書記專門說要抽調來跟班的,所以撰寫材料是對你的鍛煉!”
劉芳黎終於說出具體的情況,吳有良也終於知道為何會一直被要求寫材料。
原來是之前和蔣成閔單獨彙報工作的結果,隻是為什麼一直要求自己寫材料呢?劉芳黎還是沒有說。